歷史上的4月9日發生的大事件

世界首次海上回收火箭

2016年4月9日(農曆2016年3月3日),SpaceX完成世界首次海上回收火箭。發射軌道示意圖,海上回收可以讓火箭使用最優著陸點,無需浪費更多燃料前往陸地著陸區在經過數次慘痛失敗之後,2016年4月9日凌晨4時52分,美國SpaceX公司終於成功在大西洋上回收獵鷹9號一級火箭,這也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在海上實現火箭回收。來自國外媒體的報道稱,此次發射在北京時間今天凌晨4時43分進行,發射地點位於美國東部的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在發射前,SpaceX預先將海上回收平臺停泊在距離發射場以東約300公里的大西洋上。火箭在升空9分鐘後,精準降落在大西洋的一條駁船(海上回收平臺)上,整個降落過程相當完美,這也是該公司第五次嘗試海上回收。航空業內人士認為,SpaceX公司完成海上火箭回收意義重大,主要體現在發射成本的節省方面。據SpaceX公司人士透露,成功回收並重複利用一級火箭能夠使發射費用降低30%,而隨著重複使用次數的不斷增加,每次的發射費用會越來越低。至於SpaceX為何一直鍾情於海上回收,官方給出的解釋也是出於降低成本考慮。目前,各國發射的火箭幾乎都是向東飛行,飛行過程中子級火箭分離時執行軌跡都在斜上方,分離後子級火箭會繼續向斜上方飛行一段距離,隨後沿拋物線自然落下,其落點位置要比分離時更遠離發射場。此時,海上回收使火箭不需要消耗寶貴的燃料飛回陸地著陸場,直接自然降落即可,駁船可以提前在火箭落點位置停泊等待,火箭可以將剩餘燃料消耗在最重要的降落減速上,確保著陸成功。圖為發射畫面。圖為成功回收畫面。圖為成功回收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