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4月4日發生的大事件

民國史上的第一個兒童節

在88年前的今天,1932年4月4日(農曆1932年2月29日),民國史上的第一個兒童節。1932年4月4日,是民國史上的第一個兒童節。兒童節的提案,是在1931年提出來的,並在當年透過了。於是,到了1932年,第一個正式的兒童節就拉開了帷幕。只不過,這一年的兒童節,完全沒有氣氛。此時,東北三省已經淪陷。而且,日本步步緊逼,時局驟然緊張了起來。在這種氛圍中,自然沒什麼人有心情過節。但有一個人卻是例外,就是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這一年的兒童節,是溥儀恢復“皇位”後,所過的第一個兒童節。此時的溥儀,已經住進了“皇宮”,並且開始進行所謂的“復國計劃”。只不過,溥儀所致力於恢復的“國”,不是華夏子民的中國,而是滿洲國。民國建立後迎來的第一個正式兒童節,各界各方卻將關注點集中在與兒童無關的事情上。愛國人士呼籲聯合抗日,溥儀心裡頭則有自己的小算盤。溥儀的小算盤,分為兩步。第一步,是支援日本,蠶食中國,以達到趕走民國政府的目的。第二步,再利用自己的力量,驅逐日本人的勢力。於是,溥儀也在積極準備,先是派自己的心腹到日本軍校進修,以便日後能成為新軍的骨幹。同時,也積極擴張身邊三百人的護衛隊。溥儀的這一邏輯,其實和當年他的祖先滿清入關的策略如出一轍,先利用第三方勢力,驅走當局者;接著,自己揮師入關,坐穩皇位。只不過,時移世易,殘暴的日本侵略軍並非當年的李自成農民軍。結果,可想而知。溥儀的算盤,只能以悲劇收場。他的小動作,當然瞞不過日本人。於是,日本人的一句話,就徹底取消了溥儀的護衛軍。所謂的復國大計,只能胎死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