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4月4日發生的大事件

蔣介石首次成了《時代》的封面人物

在93年前的今天,1927年4月4日(農曆1927年3月3日),蔣介石成為《時代》封面的第二位中國人物。從1927年以“上海征服者”形象首次登上《時代》封面,直到去世,蔣介石前後10次登上時代封面。蔣介石是繼吳佩孚後第二個中國人上美國《時代》封面人物,這既是蔣介石個人命運的浮沉縮影,同時也是中國近現代史的浮沉縮影1927年4月4日擔任北伐軍總司令的蔣介石第一次成了《時代》的封面人物,被選用的是一幅正面肖像速寫。光頭蔣介石表情冷峻,目光凌厲,有一種威懾的氣勢。封面下方只有簡單說明——GENERALCHIANGKAISHEK(蔣介石將軍)……roseoutoftheSun-set(在孫隕落之後升起)關於這個封面人物的介紹,小標題只用了一個詞——征服者。蔣介石宋美齡“九一八”之際聯袂亮相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侵略中國的戰爭硝煙頓時瀰漫整個東北。在這一背景下,1931年10月26日出版的《時代》,選擇蔣介石和宋美齡夫婦作為這期雜誌的封面人物。在他們之前,10月12日,日本負責處理“九一八”事變的外相幣原率先成為封面人物。《時代》1933年12月11日封面:中國領導人蔣介石將軍。《時代》1936年11月9日封面:蔣介石將軍。《時代》1938年1月3日封面:蔣介石將軍和夫人。伴隨著1938年蔣介石宋美齡聯袂成為《時代》年度人物的,是中國抗日戰爭的全面展開。《時代》1942年6月1日封面:蔣介石。武漢保衛戰結束後,抗日戰爭由戰略防禦階段轉入戰略相持階段。蔣介石表示了繼續抗戰的決心,汪精衛等人則對抗戰前途完全失望。1941年12月8日日軍襲擊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美、英同時對日宣戰。蔣介石積極開展外交活動,與美、英同盟,任中國戰區最高統帥,得到了美國的物資和財政援助。1942年2月,日軍進攻仰光,駐緬英軍向中國戰區統帥部求援。2月16日,中國政府派遣遠征軍入緬作戰。與對抗戰的頑強堅持相對應的,則是中國國際地位的逐漸提高。這是1943年3月1日的宋美齡的封面。下面小字大意:她和中國知道忍耐意味著什麼。字面上的味道比較悲觀。因為當時美英在太平洋戰場上並沒有佔到便宜,歐洲戰場也呈膠著狀態,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命運確實不樂觀,而且日軍有可能打通印緬,進攻雲南,這對國民政府的最後大本營是嚴重的威脅。宋美齡在美國遊說,爭取美國更大的支援和對中國戰場的瞭解。所以說,氣氛十分緊張,中國只有忍耐。《時代》1945年09月03日封面。八年抗戰之後,和平正經受挑戰。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照會美、英、蘇、中四國政府,宣佈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廣播“終戰詔書”的形式正式宣佈日本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投降的簽字儀式在停泊於日本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里號”上舉行。9月9日,在南京陸軍總部舉行的中國戰區受降儀式上,日本駐中國侵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代表日本大本營在投降書上簽字,並交出他的隨身佩刀,以表示侵華日軍正式向中國繳械投降。至此,抗日戰爭勝利結束。抗戰結束了,和平還是戰爭,成了擺在國共兩黨面前的首要問題,也是蔣介石迫切需要做出抉擇的問題。《時代》1948年12月06日封面。thehowitzerscouldnowbeheardinKansasCity——榴彈炮的聲音,遠在堪薩斯城也能聽到。1948年9月-11月的遼瀋戰役、11月6日開始的淮海戰役,以及11月29日開始的平津戰役,無論是已經結束還是正在進行之中,對蔣介石來說形勢都不容樂觀。這是1955年的封面,人物是蔣介石,名字前面沒有任何頭銜。背景是一個國民黨計程車兵孤單的守望著大海,對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土地。蔣的臉上是無奈,還是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