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3月31日發生的大事件

康有為病逝

在93年前的今天,1927年3月31日(農曆1927年2月28日),康有為病逝。康有為1927年3月21日,康有為於青島病逝。康有為,原名祖,字廣號長素,又號更生。南海人,人稱“南海先生”。1858年(清咸豐八年)3月19日生。光緒進士,授工部主事。自1888年至1898年,鑑於中國慘敗於日本,康有為7次上書光緒皇帝,要求變法。1895年第二次上書時,鼓動赴京會試舉人1300餘人署名,要求拒籤和約,即“公車上書”,1898年6月11日,受光緒皇帝召見,詳陳變法要領。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政變。28日殺譚嗣同等“六君子”。康即逃往日本。次年在加拿大組織保皇會,反對民主革命。1902年在印度寫出《大同書》。1912年指使陳煥章在上海組織孔教會,發起“定孔教為國教”的活動。1917年在張勳策劃復辟,扶浦儀“登極”,受命為弼德院副院長,旋即失敗,躲進美國駐華使館近半年,後遊散國內各地。康有為著有《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戊戍奏稿》、《禮注》、《中庸注》和《康南海先生詩集》等。康有為最後15年,就在構築別墅、盡情納妾、遊山玩水的寓公生活中度過。康有為晚年身體尚佳,足跡遍佈大江南北黃河兩岸,遊覽了幾十座名山,其間最能反映他政治上失意心態的乃是匡廬、終南山之旅。1927年3月8日,康有為在上海做畢70大壽,於21日抵青島。30日晚,一位廣東同鄉請他吃飯,未終席而腹痛,翌日身死異鄉。點評:曾經在中國大浪淘沙中閃耀過一次光彩,但是他畢竟不是一顆鑽石,最後在歷史的滾滾長流中,淪落成這樣一個人。讓人浩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