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丁丁歷險記》首次在報紙上連載
在91年前的今天,1929年1月10日(農曆1928年11月30日),比利時畫家埃爾熱的漫畫作品《丁丁歷險記》首次在報紙上連載。漫畫《丁丁歷險記》《丁丁歷險記》(法語:LesAventuresdeTintinetMilou,舊譯《天天曆險記》,是比利時畫家埃爾熱的著名系列漫畫作品。埃爾熱在雜誌《比利時童子軍》(LeBoy-Scoutbelge)上刊登的《冒失鬼巡邏隊長託托爾》(Totor,CPdesHannetons)是《丁丁歷險記》的前身。《丁丁歷險記》自1929年1月10日起在比利時報紙上開始雙週連載,這個樂觀而富於冒險精神的小記者和他的忠實愛犬——白雪引起了人們的廣泛興趣。《丁丁歷險記》現在已經被翻譯成包括中文在內的58種文字,總銷量達2億冊以上。1960年代初,法國總統戴高樂在記者會上回應記者詢問“請問晚上在床頭放著什麼書?”,戴高樂回答“Tintin”。這也為《丁丁歷險記》作了很好的宣傳。2011年,由導演史蒂芬史匹柏及彼得傑克森合作的真人動畫片《丁丁歷險記:獨角獸號的秘密》(英語:TheAdventuresofTintin),在作者的故鄉比利時首映時造成轟動。其後更獲到第69屆金球獎“最佳動畫片”。續集正籌備中。故事的靈感來自於丹麥作家和演員帕勒·哈爾德的環球旅行經歷,當時年僅15歲的他44天環遊了世界。漫畫《丁丁歷險記》故事介紹《丁丁》的漫畫故事以冒險為主,輔以科學幻想的內容,內容幽默,同時倡導反戰、和平和人道主義思想,在西方國家非常著名。但是由於作者所處時代的限制,在他的早期作品中有一些涉及種族主義和獵殺動物的場面,在今天引起了爭議。《黑島》在1960年代曾經重新繪製。根據埃爾熱的授權,法國在60年代曾經拍攝過兩部獨立於漫畫之外的電影《丁丁和金羊毛》及《丁丁和藍橘》,並結集出版。埃爾熱工作室在70年代曾經創作過《丁丁在鯊魚湖》。埃爾熱去世後,根據他的遺願,《丁丁》系列不再創作後續漫畫。《丁丁》的故事雖然已成為百年曆史,但時到今天仍然擁有相當的愛好者和紀念者,在歐洲,其系列漫畫仍在不斷重版之中。動畫版早在1991年播放,由法國公司EllipseProgrammé及加拿大公司NelvanaLimited聯合制作。海外方面,亞洲電視國際臺於1995年曾經播放過英語版本,最初是於逢星期五晚上播出,並提供中文字幕,但是其後於日間重播則沒有提供中文字幕,至於粵語配音版本則延至2011年11月13日起才在收費頻道無線兒童臺首播。中國大陸則直到2004年才由CCTV-6開始播放,而臺灣於同年在緯來兒童臺(現改名momo親子臺)開臺試播時播映,兩年間多次重播(其後由於頻道合併播映權喪失,未曾再播映過)。漫畫《丁丁歷險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