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抵制莫斯科奧運會
在40年前的今天,1980年3月21日(農曆1980年2月5日),美國抵制莫斯科奧運會。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美國總統吉米·卡特對侵略者下了最後通牒,如果蘇聯軍隊不在1980年2月20日午夜之前撤出阿富汗,美國將全面抵制參加7月19日在莫斯科舉辦的198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但是蘇聯方面對通牒置若罔聞,並認為政治色彩不應帶入純潔的奧運之中。1980年3月21日,美國總統卡特宣佈美國將抵制本屆奧運會。蘇聯領導人“低估了那個國家(阿富汗)的自由戰士的勇氣和不屈不撓的精神。他們沒有料到會引起世界上如此迅速和強有力的反應,現在他們正在為此付出高昂的代價”。美國是在1月20日公開表示抵制莫斯科奧運會的。在它的帶動下,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2月19日寫信給英國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丹尼斯·福洛斯,要求英國運動員不去莫斯科參加夏季奧運會。她在信中說:“蘇聯以一個站不住腳的藉口入侵了阿富汗,並且繼續佔領著這個主權國家,這違犯了國與國之間和人民與人民之間關係的所有準則。”她指出,如果運動員在這種情況下去莫斯科,那就可能會被看作是寬恕了這一國際罪行。後來,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奧委會的147個會員中,有66個成員和10多個國家的50多個單項協會未參加比賽或實行抵制,以抗議蘇聯對阿富汗的侵略。他的小說《偽幣制造者》(1925)不論從結構上說還是從象徵手法上說都堪稱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