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戰爭爆發
2003年3月20日(農曆2003年2月18日),伊拉克戰爭爆發。2003年3月20日,美英聯軍在未經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的情況下向伊拉克發起軍事行動。4月9日,美軍攻入巴格達。5月1日,美國總統布什宣佈在伊主要戰事結束。7月13日,成立伊拉克臨時管理委員會。12月13日,薩達姆在其家鄉提克里特附近被美軍抓獲。美國的“先發制人”戰略和單邊主義傾向造成了大西洋聯盟的內部分裂,美歐、美俄矛盾凸現。但在伊拉克戰後重建和游擊戰的雙重壓力下,美英又不得不借助聯合國多邊框架並提出提前向伊拉克方面交權的時間表。戰爭中逃離巴士拉的小女孩失去主人的美軍戰靴超過四百2003年3月20日,美軍領銜發動伊拉克戰爭,儘管成功推翻了薩達姆政權,但卻開啟了中東地區的“潘多拉魔盒”,打破了地區原有的均勢,使得中東地區持續動盪。美國方面,這場“燒錢”之戰甚至難以估算成本。相比軍費開支的直接成本外,間接成本對於與赤字“搏鬥”的奧巴馬政府而言,更是一個“難嚥的苦果”。民調機構蓋洛普公司2013年3月18日釋出的最新民調結果顯示,53%的美國人認為伊戰是一個錯誤。蓋洛普認為,美國近幾十年的海外軍事行動已在民眾中造成了重大分歧,美國人今後在支援類似行動時將變得更為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