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第68任首相大平正芳出生
在110年前的今天,1910年3月12日(農曆1910年2月2日),日本第68任首相大平正芳出生。大平正芳大平正芳於明治43年(1910年)3月12日出生於在日本香山縣一普通的農家,自幼勤奮好學,酷愛讀書,並將這一習慣保持一生。大平正芳在青年時代就喜好東方古典,愛讀《老子》、《史記》和《十八史略》等著作,深受老莊哲學的影響。老子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認為矛盾雙方只有在互為存在的條件下才能夠成立,它們不過是同一問題的兩個方面。《老子》對此曾這樣闡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除了《老子》,中國元代張養浩所著的《為政三部書》(此書原名《三事忠告》,由安岡正篤譯為《為政三部書》)也對大平正芳起到深遠的影響。大平少年時代就對此書愛不釋手,猶喜其中的《廟堂忠告》。《廟堂忠告》中有10項內容,這就是“修身”--修煉自己的身心,“用賢”--啟用賢人;“重民”--依重百姓;“遠慮”--想到未來,“排程”--調節和睦;“任怨”--不懼怨恨;“分謗”--承擔誹謗;“應變”--順應變化;“獻訥”--盡忠言;“退休”--告老原鄉。大平正芳的以其整個政治生涯實踐了以上忠告。大平在從政早期就以“寬容與忍耐”在內閣中出名,晚年又以“任怨、分謗”自省。他體察下情,深思遠慮。這種以德治主義為核心的東方政治哲學,成為其一生的追求。在大平的從政生涯中,老莊哲學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他的政策設想方面,使之敏銳地抓住事物的“兩個中心”,而德治主義更多地影響了他的為人處事,使之具有良好的政治形象,在紛繁複雜的派系鬥爭中處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