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3月4日發生的大事件

國內債市首現違約 “11超日債”無法兌付

2014年3月4日(農曆2014年2月4日),“11超日債”違約始末:壞訊息一個接一個。2014年3月4日晚間,*ST超日(全名:上海超日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發布公告稱,“11超日債”本期利息將無法於原定付息日2014年3月7日按期全額支付,僅能夠按期支付共計人民幣400萬元。至此,“11超日債”正式宣告違約,併成為國內首例違約債券。而對應的公司股票將繼續停牌。打破剛性兌付時代超日公司在公告中表示,本次違約的債券編號為“11超日債”第二期,由於公司流動性危機尚未化解,透過公司自身生產經營未能獲得足夠的付息資金;同時,公司亦透過各種外部渠道籌集付息資金,但由於各種不可控的因素,截至目前公司付息資金僅落實人民幣400萬元,公司擬於3月5日將付息資金劃入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分公司指定的銀行賬戶用於本次債券付息,剩餘付息資金尚未落實。而公司理應的支付利息8980萬元難以全額兌付,公司只能支付400萬元。也就是說,付息比例僅為4.5%。此前,“11超日債”債權人已向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狀告深交所和保薦機構中信建投“違規發行”。這是國內第一例違約的公司債券,結束了以往債券全部剛性兌付的歷史。保薦機構牽扯其中債權人曾疑有貓膩據中國經濟網之前的報道稱,對“11超日債”評級虛高且跟蹤評級不及時、保薦機構中信建投的相關行為讓眾多債權人感到事情不對。“11超日債”發債主體超日太陽2012年三季報顯示,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1.3%;淨利潤同比增幅達39.13%,靚麗的業績讓許多投資者動心。然而,一個月後公司宣告停牌,讓不少債權人頓感心寒。據悉,超日太陽有3.8億元借款逾期;董事長倪開祿和女兒倪娜已將個人持有公司40.5%股份幾乎全部質押。2013年第一季度,超日太陽資產負債率達87.26%,應收賬款達33億元。在投資者看來,“11超日債”在2011年申請發行時,公司就已有財務問題。據瞭解,自債券發行起至2012年12月停牌,中信建投並未對投資者進行風險提示。據悉,有律師表示,中介機構有義務做出客觀、準確的調查,並且始終跟蹤公司的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一旦有與預期不同的先兆,他們有責任和義務向債民告知。此外,超日太陽的業績變臉也讓人摸不著頭腦。據悉,2012年2月29日,超日太陽預告2011年度盈利超過8300萬元。一週後“11超日債”發行。超日太陽卻推遲2011年報的釋出。直至4月26日釋出年報時,超日公告業績糾正為虧損逾5400萬元。據悉,有投行人士稱,以專案經驗來看,其保薦機構中信建投做法有欺詐嫌疑。以上種種表現,讓許多債權人認為中介機構有貓膩。救命稻草難救命據中國經濟網記者查閱公司前期資料顯示,早在2013年10月30日,*ST超日曾釋出公告回應深圳證券交易所對其所發的問詢函,在公告中,*ST超日集中回答了關於其青海子公司專案進展情況、2013年盈利預測、超日債能否按時支付等問題。而此時,壞訊息也接踵而至。超日的青海子公司錦國興雖然廠房以及200MW元件生產裝置均已經除錯完備,並且在進行小量生產,但其實際開工產能僅有1MW/月。*ST超日方面表示,是因為青海在九月中旬就停止新建單位的天然氣接入工作,並且其用電仍為臨時供電僅有400KV,供電和供暖條件不足導致生產受到影響。另外一個壞訊息則更能撩動股東們的心絃。在對其2013年盈利進行判斷時,*ST超日坦言其2013年已經難以避免虧損,這就已經註定其股票在2014年將面臨暫停上市,而超日債也將被終止上市。不過,對於*ST超日來講,其在保加利亞和希臘的海外電站首次明確了意向收購方為順風光電,這算是其最後的救命稻草。超日太陽黨委書記張正權在接受某媒體採訪時曾表示:“超日債肯定沒有問題。我們現在生產都是在積極恢復的,情況轉好很快。”希望越大失望越大。順風光電自身的狀況同樣令人擔憂。順風光電總部位於江蘇省常州市,2011年7月13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機板正式掛牌交易。據順風光電財報顯示,2011年,公司虧損2.38億元;2012年,虧損額擴大至2.71億元;2013年上半年,順風光電業績繼續惡化,虧損額則為6.73億元。“11超日債”相關資料2011年11月10日,超日太陽公告證監會核准發行10億元公司債券的批覆。2012年3月7日發行,4月20日公開上市,募集共10億元。2013年1月23日,“11超日債”受託管理人中信建投召開持有人會議,因到會票數不達標,《關於“11超日債”再次召開債券持有人會議的會議召開形式及投票表決方式的議案》議案宣告流產。2013年2月1日,超日太陽忽然復牌,當日跌幅20%。2013年3月7日,超日太陽如期支付了“11超日債”首期利息8980萬元,但公司仍未能走出困境。2013年7月8日起“11超日債”正式暫停。2014年3月11日開始連續停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