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2月22日發生的大事件

我國與剛果(布)建交

在56年前的今天,1964年2月22日(農曆1964年1月10日),我國與剛果(布)建立外交關係。剛果河岸的熱帶雨林區剛果共和國簡稱剛果(布)。位於非洲中西部,赤道橫貫中部。東、南兩面鄰剛果(金)、安哥拉,北接中非、喀麥隆,西連加彭,西南臨大西洋,海岸線長150多公里。南部屬熱帶草原氣候,中部、北部為熱帶雨林氣候,氣溫高,溼度大。年平均氣溫在24~28℃之間。13世紀末至14世紀初,班圖人在剛果河下游建立了剛果王國。1880年10月3日,法國人正式佔領這片土地,開始殖民統治。1884~1885年,柏林會議上剛果河以西地區被劃為法國殖民地,即現剛果(布)。對華關係1964年2月22日中剛建交,剛是黑非洲地區同我建交較早的國家之一。建交以來,兩國關係發展順利,剛歷任總統馬桑巴-代巴、恩古瓦比、雍比、薩蘇、利蘇巴均曾訪華。中方歷年訪剛的有耿飈副總理、趙紫陽總理、李鐵映國務委員、錢其琛副總理兼外長、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布赫等。剛果(金)和剛果(布)有什麼區別?剛果,是對剛果共和國或者剛果民主共和國的簡稱。剛果共和國,簡稱“剛果”“剛果(布)”。剛果民主共和國,簡稱“剛果(金)”。由於“剛果民主共和國”曾經一度改名為“扎伊爾”,直至1997年更改為現名,為有別於“剛果共和國”,簡稱中加冠以首都(金沙薩)名以區別“剛果共和國”。簡史本來兩個剛果是一個國家,稱為剛果王國,13世紀末14世紀初,班圖人在剛果河沿岸建立了剛果王國。15世紀起,葡、英、法殖民者相繼侵入。15世紀葡萄牙人到達這裡,販賣奴隸和象牙。1884年帝國主義瓜分非洲的柏林會議將剛果河以東地區劃為比屬殖民地,即剛果(金),以西地區劃為法屬殖民地,即現在的剛果(布)。1910年法國佔領了剛果。1958年11月成立自治共和國,但仍留在“法蘭西共同體”內。1960年8月15日,剛果獲得完全獨立,定國名為剛果共和國。1961年3月27日尤盧當選為第一共和國總統。1968年12月31日,改國名為剛果人民共和國。自此時起兩個剛果就成為兩個不同的國家了。剛果(金)內戰不斷,其幾屆領導人都是靠武力登上總統位置的。剛果(布)地圖在地圖上以示區分,分別在剛果後面加上了兩個國家首都名稱的第一個字,剛果(金)首都金沙薩(Kinshasa)。剛果(布)首都布拉柴維爾(Brazzaville)。阿利馬河,剛果(布)境內的阿利馬河度假營,剛果(布)境內的奢華生態度假營。分界線,剛果河上的大橋將剛果(金)與剛果(布)兩國相隔。港口,在剛果(布)港口上停泊的船正在裝船。學生們正在上課,教室條件較為簡陋。清於,剛果(布)政府引進了清淤裝置。度假營,剛果(布)境內的豪華度假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