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2月15日發生的大事件

中國人民的朋友埃德加·斯諾逝世

在48年前的今天,1972年2月15日(農曆1972年1月1日),中國人民的朋友埃德加·斯諾逝世。1970年10月1日毛澤東與斯諾(左1)在天安門城樓上在北京大學未名湖畔,蒼松翠柏掩映著一座陵墓,墓碑上,鐫刻著葉劍英同志的手書:“中國人民的美國朋友埃德加·斯諾之墓”。1972年2月15日,斯諾與世長辭。斯諾夫人遵照他的遺願,將他骨灰的一部分安葬在北京大學的未名湖畔。1905年7月19日,埃德加·斯諾生於美國密蘇里州堪薩斯城一個印刷廠主的家裡。大學後曾在報社工作。1928年到中國上海,擔任上海《密勒民譯論》編輯,兼任《芝加哥論壇報》等報駐華記者,在中國各地採訪。1933-1938年在北平燕京大學任教。1936年訪問陝北,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的接見,後來寫了《西行漫記》一書,向美國和世界介紹中國革命和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1941年返回美國。後又多次訪問中國,寫了大量介紹中國的報道,對增進中美兩國人民之間的瞭解和友誼做出了貢獻。斯諾是記者,更是戰士,哪裡是戰鬥的第一線,斯諾就奔赴哪裡,用自己的筆,向世界報道中國的真相:“九·一八”事變以後,斯諾立即奔赴東北前線,在瀋陽親自採訪了東北軍司令張學良,從哈爾濱到齊齊哈爾,他親臨現場採訪,報道了侵略者的罪行。上海“一·二八”事變發生後,斯諾又冒著生命危險,迎著槍彈和炮火,採訪奮勇抗敵的十九路軍和上海人民,寫出了一篇篇出色的戰地報道,熱情地歌頌了中國人民的抗戰。“一·二九”運動爆發時,擔任燕京大學教授的斯諾和愛國學生一起參加了遊行,並向紐約《太陽報》發了一條獨家新聞,熱情稱頌“一·二九”運動是又一次“五·四”運動。當時國民黨反動派實行新聞封鎖並放出種種誣衊、謠言,而斯諾衝破層層障礙,親赴陝北蘇區,採訪紅色中國的真相,從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彭德懷等革命領袖,到紅軍的普通戰士,斯諾都進行了直接的交談和生動描繪。而這時他的感情也發生了巨大變化,他深深感到:“中國在這最緊急的時刻,找到了民族最偉大的統一,找到了民族的靈魂”。斯諾寫出了舉世聞名的《西行漫記》。向全世界第一次真實地報道了中國共產黨和工農紅軍的光輝形象,震撼了整個世界。國民黨反動派製造“皖南事變”,發起新的反共高潮以後,斯諾立即從香港發出急電,向全世界揭露了“皖南事變”的真相。為此國民黨反動政府取消了斯諾的記者資格,他被迫離開了自己深深熱愛的中國。但是,斯諾始終懷戀著中國,新中國成立以後,他曾三次訪華,熱情地報道了新中國的建設成就。魯迅先生說過:斯諾“之愛中國,遠勝於有些同胞自己”。正像斯諾第一次被迫離開中國時所說:“我的一部分將永遠地同中國褐色的群山、碧玉似的梯田、晨霧掩映的島上廟宇留在一起;同那些信任過我、愛護過我的兒女,同那些臉色黝黑、衣衫襤褸、眼光明亮的兒童,同我所認識的同輩和好友,尤其是同那些卑賤的、沒有軍餉的、飢餓的、受人蔑視的、農民出身的步兵留在一起……”親密無間。埃德加·斯諾與姐姐1938年8月周恩來、鄧穎超在武昌珞珈山接見斯諾父親詹姆斯與兒子埃德加·斯諾而驕傲妻子福斯特與愛犬戈比和諧美滿的一家。埃德加·斯諾與第二任妻子洛伊斯及兩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