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2月12日發生的大事件

“紀念徽班進京200週年振興京劇觀摩研討會”在京結束

在29年前的今天,1991年2月12日(農曆1990年12月28日),“紀念徽班進京200週年振興京劇觀摩研討會”在京結束。“徽”指的是徽調或徽戲,“徽班”是指演徽調的戲班。清代徽調在南方非常受歡迎,清代乾隆年間北京劇壇4個戲班。即三慶班、四喜班、和春班、春臺班。多以安徽籍藝人為主,故名。乾隆五十五(1790),為給乾隆帝弘曆祝壽,從揚州徵召了以戲曲藝人高朗亭為臺柱的三慶班入京,是為徽班進京演出之始。之後又有四喜、啟秀、霓翠、和春、春臺等安徽戲班相繼進京。在演出過程中,6個戲班逐漸合併為四大徽班。時值京腔(高腔)、秦腔已先行流入北京,徽班在演唱二簧、崑曲、梆子、囉囉諸腔的基礎上,相容幷蓄,出現了“四徽班各擅勝場”的局面。紀念徽班進京200週年、振興京劇觀摩演出與學術研討等活動,1990年12月21日至1991年1月12日在北京隆重舉行。這是中國現代戲劇史上的一件盛事。這次歷時24大盛況空前的紀念活動,不光是紀念“徽班進京”這一歷史事件,更主要的是藉此提高人們對京劇的認識,推動京劇藝術的發展,並帶動其他戲曲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