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2月10日發生的大事件

開國少將廖鼎琳逝世

2017年2月10日(農曆2017年1月14日),開國少將廖鼎琳逝世。開國少將廖鼎琳2017年2月10日,開國少將、原軍委炮兵學院政委廖鼎琳在北京逝世,享年104歲。公開簡歷顯示,廖鼎琳,1914年出生,1930年加入中國工農紅軍,參加五次反“圍剿”和兩萬五千里長徵,歷經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新中國成立後,廖鼎琳歷任志願軍裝甲兵指揮部政委、北京軍區工程兵政委,國防科工委訓練基地政委,軍委炮兵學院政委等職。廖鼎琳於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後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據中國軍網此前報道,冀中抗戰時期是廖鼎琳經歷的最為艱苦的歲月,日軍瘋狂“掃蕩”,八路軍化整為零,有時候一天兩三次戰鬥。“抗戰打鬼子,指揮員用腦子打仗,經常打得敵人摸不著頭腦。”提起那段歲月,廖鼎琳有很多“得意之作”:1943年的麥收時節,廖鼎琳指揮戰士們裝作送糧的偽軍,成功端掉了敵人設在安平的一個炮樓;有一次,廖鼎琳指揮部隊集中火力假扮野戰軍主力,將敵人“調虎離山”,十幾個人成功營救被鬼子圍困的老鄉……去世前,已經百歲高齡的廖鼎琳依舊關心國防事業和解放軍的發展。“現在不打仗,訓練場就是和平年代的戰場。設計訓練,就是設計戰爭。”縱觀30年來幾場世界區域性戰爭,廖鼎琳認為,相比戰爭年代,我軍裝備和人員素質有了大幅提高,但仍要瞄準打贏未來戰爭,從實戰化角度從嚴從難抓好部隊訓練。“習主席抓訓練抓得好!”廖鼎琳感慨地說,在習主席和中央軍委領導下,全軍和武警部隊深入貫徹中央軍委《關於提高軍事訓練實戰化水平的意見》,按照能打仗、打勝仗要求全面推進軍事訓練實戰化,變革之深、力度之大、標準之高、要求之嚴,讓他印象非常深刻。2014年,多達200餘場旅團規模以上的實兵演習,令他非常振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