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城樓正式對外開放
在32年前的今天,1988年1月1日(農曆1987年11月12日),北京天安門城樓對遊客正式開放。1988年1月1日,北京天安門城樓正式對外開放。民初的天安門向中外遊人開放的天安門城樓天安門城樓位於北京城的中軸線上的天安門,始建於明永樂十五年(14l7年)。原名承天門,天安門是皇城的正門,城門五闕,重樓九楹,高為33.87米;1970年翻建後高達34.7米。它是我國傳統建築藝術的代表作。天安門的主體建築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是重簷歇山式,黃琉璃瓦頂的巍峨城樓,下層是高13米的硃紅色城臺,四周環繞琉璃瓦封頂的矮牆,下部是1.59米高的雕刻精美的漢白玉須彌座臺基。城臺的總面積達4800平方米,東西兩側各有一條長達百級供上下城樓用的梯道,俗稱馬道。還有5個拱形門洞,中間的門洞最大,高8.82米,寬5.25米。天安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舉行開國大典的主會場,也是國徽圖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我們偉大祖國的象徵,已成為人們喜愛的觀瞻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