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天津俄租界議定書》簽訂
在120年前的今天,1900年12月30日(農曆1900年11月9日),中俄《天津俄租界議定書》簽訂。1900年12月30日(光緒二十六年十一月九日),中國與俄國簽訂了《天津俄租界議定書》,亦稱《c》。條約指出,天津地界中的俄國貿易活動日益興旺起來,因而俄國一定要在天津租一塊地,也好方便其國商民居住和設立商行、貨棧。經過中國政府的允許,俄國在天津城東北部劃出一塊俄國租界。租界具體所在地為河東,佔地面積在河東區所立界牌之內但除去靠河鹽坨地界,因為這一地帶為“關係緊要”之地,應劃出,不算在租界範圍之內。俄租界西區位於海河北岸,東至火車站西側拉普切夫路(原二經路,今天津站西側),西南至波格拉尼路(今五經路),北至京山鐵路。俄租界東區,自海河轉彎處向南,迄大直沽(今十五經路),東至京山鐵路,西臨海河,與英、法、美、德租界隔河相望,共佔地近六千畝。當時,帝國主義列強趁清政府的國門已被鴉片戰爭的炮艦轟開,已無還手之力而掀起了瓜分中國領土的狂潮。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後,蘇俄政府宣佈放棄帝俄時代在華的一切特權,包括租界。後經雙方談判,天津俄租界於1924年正式由中國政府收回。租界是帝國主義進行政治和經濟侵略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