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12月26日發生的大事件

行動電話之父馬丁·庫帕出生

在92年前的今天,1928年12月26日(農曆1928年11月15日),手機之父馬丁·庫帕出生。馬丁·庫帕是手機發明者,1973年打通了全球第一個行動電話。馬丁·庫帕(英語:MartinLawrenceCooper,1928年12月26日),生於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市,著名發明家,因為率先研發出行動電話,被稱為行動電話之父。1950年,取得伊利諾伊理工學院碩士學位。在當時,庫帕是美國著名的摩托羅拉公司的工程技術人員。他在摩托羅拉工作29年後,在矽谷創辦了自己的通訊技術研究公司。生於美國芝加哥,馬丁·庫帕來自於一個烏克蘭移民家庭。1950年,取得伊利諾伊理工學院碩士學位。馬丁·庫帕在擔任摩托羅拉通訊系統部門總經理時,致力於推動行動電話的研發。1973年4月3日,馬丁·庫帕在紐約曼哈頓區的街頭,以他們新研發出的行動電話原型機,撥打電話給貝爾實驗室的研發對手。第一部手機1973年4月3日,位於紐約曼哈頓的摩托羅拉實驗室裡爆發出一陣陣熱烈的掌聲。“我們成功了!”實驗室裡的研究人員歡呼雀躍。研究團隊的領導者馬丁·庫帕(MartinCooper)舉著他們的研究成果——世界上第一部手機,激動地問道:“我親愛的朋友們,我就要走上大街,用這部手機給一個人打電話,你們猜是誰?”“您的家人?”“您的朋友?”在場的人紛紛猜測。“不,你們都猜錯了。”庫帕神秘地笑著。隨後,他走出實驗室,來到曼哈頓的大街上。從他身邊經過的人,無不停下腳步,盯著他手上那個沒有線的電話,駐足觀望。在此之前,人們從來沒見過沒有繩子的電話。在眾人的注視下,庫帕按下了一串電話號碼。電話通了,那頭傳來了一個男人的聲音:“這裡是尤爾·恩格爾(JoelEngel)。”庫珀興奮地用幾乎顫抖的聲音說道:“尤爾,我正在用一個真正的行動電話和你通話,一個真正的手提電話!”手機那頭沉默了。接電話的不是別人,正是庫珀長期以來的競爭對手—貝爾實驗室的一名科學家尤爾·恩格爾。庫帕手上拿的正是世界上第一部手機DynaTAC。和今天的手機相比,這部手機顯得又笨重又誤事—內部電路板數量達30個,通話時間只有35分鐘,而充電時間卻要10小時,僅有撥打和接聽電話兩種功能。可在當時,這部手機的誕生意味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無線通訊的誕生。設計靈感馬丁·庫帕說,他發明手機的靈感來自於電視劇《星際迷航》,“當我看到劇中的考克船長在使用一部無線電話時,我立刻意識到,這就是我想要發明的東西。”馬丁·庫帕1928年出生於美國芝加哥,1950年獲得伊利諾伊州科技學院的碩士學位。畢業以後,庫帕參加了美國海軍。退役以後,29歲的馬丁·庫帕開始在摩托羅拉公司個人通訊事業部門工作,這一干就是15年。1973年,美國電報電話公司(AT&T)發明了一個新概念,叫“蜂窩通訊”(cellularcommunications)。所謂的蜂窩通訊,就是採用蜂窩無線組網方式,在終端和網路裝置之間透過無線通道連線起來,進而實現使用者在活動中可相互通訊。馬丁·庫帕覺得,這是個非常好的想法,“可是後來,AT&T認為人們需要的蜂窩通訊只是‘車載通訊’,我們非常質疑這個結論。我們知道,人們並不希望和汽車、房子、辦公室說話,而是和人說話。為了證明這一點,我們打算發明一部蜂窩電話,向世人證明,個人通訊的想法是正確的。我們相信,電話號碼對應的應該是人而非地點。”那時正在播放電視劇《星際迷航》,考克船長的那部無線電話,就成為庫帕和他的團隊發明手機的原型。“任務急迫,公司要求我們在六個星期內製作出手機模型。”因為當時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正在考慮是否允許AT&T在美國市場建立行動網路,並提供無線服務;此外,AT&T自己也有開發行動電話的計劃。摩托羅拉不願意讓大好商機溜走。三個月以後,第一部手機模型大功告成。於是,便有了文章開頭那一幕。馬丁.庫帕講了一段手機發明中的趣事。“第一部手機的外形其實由5個工業設計小組相互競爭的結果,可是選擇了其中最簡單的一個方案(它的基礎設計流行了差不多15年)。原本的設計很小巧,只不過電子系統工程師要把上百個零部件塞進去,最後的手機是原本設計的5倍大,也重得多。質疑智慧手機第一部手機模型的誕生讓人們看到了無線通訊的希望,可是手機真正投入市場,卻是在10年以後。從1973年到1983年,庫珀帶領著他的團隊對第一部手機進行了5次技術革新,每一次都成功地讓手機變得更小更輕。“到1983年,我設計的手機已經只有450克了。”庫珀對此頗感自豪。不過,當時的手機價格相當昂貴,達到4500美元。1983年,摩托羅拉第一部手機面向市場出售。此時,馬丁·庫帕選擇離開摩托羅拉,自己創業。他和另外兩名合夥人(合夥人之一後來成為了他的妻子)一起,於當年10月開辦了一個為手機工業提供軟體和手機計費系統的公司。很快,公司取得了成功,1986年庫帕將公司售出。庫帕一直致力於研發手機,但當他發現無論手機變得多輕便,也沒有如他所料想的那樣普及時,他開始思索其他原因。庫帕發現,干擾、串音、雜音現象經常發生在手機通話過程中。手機通話質量已經成為了阻礙手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為了實現自己最初的夢想—把人類從固定電話中解脫出來,庫帕決心放棄手機機身的開發事業,轉投無線技術領域。1992年,庫帕創辦了ArrayComm公司。公司創辦的靈感來自於幾個很有天賦的斯坦福大學的專家,他們開發了一種利用天線收發無線電訊號的全新方法。“他們找到我,希望我能幫助他們。我同意試一個月。但不到一個月,我就發現這是未來個人通訊領域的一種重要的新技術。此後,我就開始了一天24小時、一週七天的工作。”ArrayComm公司開發的技術名為“智慧天線”。大多數時候,無線電都是用一根單獨的天線來收發訊號,而ArrayComm的“智慧天線”卻能利用一個陣列裡的少則4根多則12根天線,產生定向波束,使天線主波對準使用者訊號達到方向,達到充分高效利用移動使用者訊號並刪除或抑制干擾訊號的目的。到2009年止,ArrayComm已經在中國、日本等17個國家有了業務。ArrayComm公司將這項技術集中使用在2G、2.5G及3G無線標準上。馬丁·庫帕表示:“智慧天線技術能為2G、2.5G和3G構築一個更為強勁、服務質量更令人滿意的無線通訊網路,併為網路系統運營商和無線使用者節省上萬億美元的費用與成本。”但馬丁·庫帕對2013年的無線網路的服務質量仍然很不滿意,“我們一再聽到這樣的承諾,讓每一個人都享受價格合理且無處不在的無線寬頻網路。但這個承諾還只是一個承諾。”對iphone這樣的智慧手機,以創新成名的馬丁·庫帕則有些接受不了。馬丁·庫帕的觀點自然受到了不小的挑戰,“他太老了,所以不能接受像iPhone那樣的新事物。看看摩托羅拉的今天吧,不願嘗試新事物的公司,要麼改變,要麼等著滅亡。”一名業內人士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