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12月23日發生的大事件

電晶體問世

在73年前的今天,1947年12月23日(農曆1947年11月12日),電晶體問世。1947年12月23日,美國科學家巴丁博士、佈菜頓博士和肖克萊博士,在導體電路中進行用半導體晶體放大聲音訊號的實驗時,發明了科技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成果——電晶體。因它是在聖誕節前夕發明的,而且對人們未來的生活發生如此巨大的影響,所以被稱為“獻給世界的聖誕節禮物”。1947年12月,美國貝爾實驗室的肖克利、巴丁和布拉頓組成的研究小組,研製出一種點接觸型的鍺電晶體。電晶體的問世,是20世紀的一項重大發明,是微電子革命的先聲。電晶體出現後,人們就能用一個小巧的、消耗功率低的電子器件,來代替體積大、功率消耗大的電子管了。電晶體的發明又為後來積體電路的誕生吹響了號角。20世紀最初的10年,通訊系統已開始應用半導體材料。20世紀上半葉,在無線電愛好者中廣泛流行的礦石收音機,就採用礦石這種半導體材料進行檢波。半導體的電學特性也在電話系統中得到了應用。電晶體是一種半導體器件,放大器或電控開關常用。電晶體是規範操作電腦,手機,和所有其他現代電子電路的基本構建塊。由於其響應速度快,準確性高,電晶體可用於各種各樣的數字和模擬功能,包括放大,開關,穩壓,訊號調製和振盪器。電晶體可獨立包裝或在一個非常小的的區域,可容納一億或更多的電晶體積體電路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