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歷史的兩面神亞歷山大一世誕辰
在243年前的今天,1777年12月23日(農曆1777年11月24日),俄羅斯歷史的兩面神亞歷山大一世誕辰。19世紀初葉歐洲各國君主反革命神聖同盟的霸主沙皇亞歷山大一世,1777年12月23日出生。他自幼在祖母葉卡特琳娜二世的宮廷里長大,深受葉卡特琳娜二世的影響,養成虛偽、殘忍的性格。他在位期間,為了挽救日趨滅亡的沙皇制度,一方面以刀劍向外宣場國威,另一方面又在國內以“自由”、“為大眾謀福利”這一套籠絡人心。他心地狠毒,可在表面上卻態度溫和,滿口自由主義的詞句。一位英國的歷史學家稱他是“俄國曆史上的兩面神”,在普希金的筆下,他是“一位懦弱而又狡猾的君主”。亞歷山大是透過殺死自己的父親登上皇位的。他的父親保羅一世實行聯法反英的政策,觸動了俄國貴族的利益,一部分貴族和近衛軍密謀逼保羅一世退位,並將計劃告訴皇太子亞歷山大,表示決心殺死保羅一世。亞歷山大聽後立即同意。保羅一世被殺死的,第二天,沙皇宮廷宣佈是中風而死,亞歷山大繼位為亞歷山大一世。亞歷山大一世繼位後,對內成立了一個“密友委員會”,或稱“非正式委員會”,宣稱要“制訂一部好的法律,使其成為國家幸福的源泉。”該委員會於1801年12月12日頒佈法令,給予商人、小市民和官屯移民以購買無人居住的土地的權利,由於遭到貴族的反對而失敗。還進行了政府機構改革,成立陸軍、海軍、外交、內務等八個部,加強了中央的集權化。對外,先後二次組織反法聯盟,充當盟主,打敗了拿破崙,在此基礎上,於1815年首倡建立俄、普、奧三國的“神聖同盟”,充當反革命同盟的霸主,鎮壓歐洲的資產階級革命,以致君主紛紛在歐洲各國復辟,出現了歐洲歷史上極為黑暗和反動的時期。亞歷山大一世1825年11月9日病逝。亞歷山大是埃及最大海港,歷史名城。地中海沿岸的避暑勝地,素稱“地中海明珠”。位於尼羅河口以西,距首都開羅約200多公里。城市東西長30多公里,南北最窄處不足2公里。面對浩瀚的大海,背倚波光瀲灩的邁爾尤特湖。氣候溫和,四季如春。公元前332年,希臘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一世統治時,建立這座城市,並以他的名字命名,定為首都。亞歷山大現在是埃及的交通和工業中心,被稱為埃及第二首都。俄羅斯國徽,振翅欲起的雙頭鷹掌握著金球與權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