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12月18日發生的大事件

阿爾巴尼亞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委員謝胡“自殺身亡”

在39年前的今天,1981年12月18日(農曆1981年11月23日),阿爾巴尼亞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委員謝胡“自殺身亡”。穆罕默得·謝胡穆罕默得·謝胡(1913~1981),阿爾巴尼亞勞動黨前中央政治局委員、前部長會議主席。生於馬拉卡斯特的喬羅什村。1932年於地拉那農業技術學校畢業。1935年赴義大利那波利軍事學院學習。1937年參加保衛西班牙共和國的國際縱隊第12旅。曾入西班牙、義大利共產黨。1942年回國後加入阿共產黨(1948年改名阿勞動黨),任發羅拉州委委員、州委組織書記。翌年當選為黨中央委員,任民族解放軍第一突擊旅旅長、師長,人民軍副總參謀長,少將軍銜。戰後,赴莫斯科“伏羅希洛夫”高等軍事學院學習。1946年回國後任人民軍總參謀長。1948~1954年曾歷任中央政治局委員、部長會議副主席兼內務部長,1949年晉升中將軍銜。1954年7月起任部長會議主席。1974年10月至1980年4月兼國防部長。1959年、1966、1967年訪華。1981年12月18日“自殺身亡”。謝胡與妻子同眠在阿爾巴尼亞領導人中,前總理謝胡或許是許多中國人熟悉的名字。但他在1981年的神秘死亡,確是一個不解之謎。有人說是自殺,有人說是被當時的阿勞動黨中央第一書記霍查所害。近日,一個驚人的訊息傳來:謝胡的遺骨已經被他的兒子們找到!許多人希望,透過遺骨,謝胡之死能夠得到答案。阿爾巴尼亞革命功臣謝胡謝胡1913年出生在阿爾巴尼亞中部的馬拉卡斯特拉區,青年時曾參加西班牙國際縱隊,隨後回國參加阿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戰爭,並組建了阿第一突擊旅。在他領導下,第一突擊旅1944年打敗了德國法西斯軍隊,解放了阿首都地拉那。解放後,憑著赫赫戰功和過人的領導能力,1958年到1981年,他一直擔任阿政府總理,是僅次於霍查的阿第二號領導人,也是霍查內定的接班人。然而,1981年2月,他突然神秘死亡,引起了阿爾巴尼亞乃至世界為之震驚。帶金牙的遺骨:正是謝胡!7月19日,地拉那正是烈日當空。郊區恩得洛奇村一片靜靜的河灘上,響起了挖土機陣陣的轟鳴聲,四五名工人也在附近緊張地挖掘著,為首的正是謝胡的兩個兒子———斯坎德爾和巴什基姆。已是下午時分,挖掘工作仍在進行,挖掘範圍已經從河邊延伸到沙灘盡頭,眼看沒有希望,所有人都面露焦急。就在這時,一名工人突然覺得腳下土壤有些異樣,於是慢慢撥開浮土,一塊顱骨從土中顯露出來。斯坎德爾連忙上前察看,當看到頭顱牙床上有一顆醒目的鑲金牙時,他頓時眼含熱淚。旁邊的人也都明白,這正是謝胡的遺骨!在接下去的挖掘中,謝胡遺骨的其它部分,以及他穿的西服、皮鞋和手錶等物品一一出土。令人驚奇的是,謝胡下葬時系在脖子上的紅領帶仍能看出顏色。弟兄尋父遺骸記謝胡1981年死後被埋在首都地拉那附近的沙爾公墓,但不久,他被宣佈為“人民公敵”,阿內務部人員於是把遺骨秘密遷出,埋在了一個偏僻地點。此後10多年,沒有誰能說出謝胡遺骨的確切位置。父親的遺骨就這樣“蒸發”了,讓斯坎德爾和巴什基姆兄弟倆總感到不甘心。1996年,他們開始尋父計劃。透過走訪許多當時的知情人,其中包括前情報局局長嘎濟戴戴和內務部部長的兒子,兄弟倆終於認定恩得洛奇村附近的河灘可能埋著自己的父親。情報局長還根據檔案材料給他們繪製了一張方點陣圖。但是,1996年底,當兩人拿著這張方點陣圖前來尋找的時候,卻大失所望。由於當時水位太高,他們剛開始在河灘上挖坑,地下水就湧了上來,只好作罷。此後,斯坎德爾和巴什基姆又到許多地方尋找,都無功而返。這次,他們還是決定回到恩得洛奇,並最終如願以償。謝胡與妻子同眠謝胡遺骨被找到後,斯坎德爾和巴什基姆宣佈,他們已經決定,要把父親的遺骨同母親的遺骨合葬在沙爾公墓。23日是舉行合葬儀式的日子。當謝胡的棺槨被抬下汽車的時候,墓地裡已經聚集了上百名送葬者,其中不少是謝胡的親屬。為了參加葬禮,許多人很早就從謝胡的家鄉馬拉卡斯特拉區趕來。斯坎德爾在儀式上宣讀了悼詞,也許是心情過於沉重,也許是想到尋找父親的艱辛,他的聲音不住地發顫,一些婦女則忍不住抽泣起來,現場氣氛十分壓抑。儀式結束後,謝胡被安葬到自己妻子的身邊。經過了那麼多是是非非後,謝胡終於得到了安息。畏罪自殺的間諜還是被迫自殺的反革命?謝胡之死:無法解開的謎關於謝胡之死,迄今還是一個謎,也許是一個永遠也無法解開的謎。關於他的死,眾說紛紜,但大致有以下3種說法:一、畏罪自殺。在1981年2月謝胡死後,當時的阿勞動黨主席霍查宣佈他為“多國間諜”。根據霍查的說法,謝胡早年曾經受僱於美國中央情報局、南斯拉夫情報局,當總理後就與他們斷絕了來往,但在1981年初,外國情報局突然向謝胡傳達命令,要他不惜一切代價刺殺霍查。恰在此時,勞動黨政治局開會批評謝胡的兒子斯坎德爾與出身不好的女子訂婚,謝胡頓時驚慌失措,認為自己的陰謀敗露,只好自殺。這種說法在當時十分流行,但事過境遷,已經沒有多少人相信了。二、迫於壓力自殺。20世紀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霍查日漸衰老,變得多疑、殘忍。他先後在文化界、經濟界和軍界進行了三次大清洗,許多人受株連。1975年,霍查突然宣佈自己的得力助手、國防部長巴盧庫為反革命和間諜,予以槍決。對於霍查的變化,謝胡內心憂心忡忡,生怕哪天輪到自己。在政治局對他提出批評後,謝胡認為霍查將向他“開刀”,為了保全自己的家庭和兒女,他選擇了自殺。但他沒有想到的是,在他死後,他的夫人———曾任中央委員、列寧高階黨校校長的費切列特·謝胡和三個兒子都被投入監獄。謝胡夫人屈打成招,承認自己和丈夫策劃反革命事件,被判處25年徒刑,並於1988年在監獄中悽慘死去。謝胡的大兒子也因受不住折磨而在獄中觸電自殺。只有斯坎德爾和巴什基姆堅持了下來,90年代初被釋放。三、他殺。謝胡的侍衛長切諾在他自殺當夜一直守候在屋外,但沒有聽到任何槍聲,這就證明了當時擊中謝胡的子彈來自一支無聲手槍。而後來現場謝胡手中握著的卻是自己的手槍,沒有裝任何消音裝置,一旦擊發,屋裡屋外都應該聽得十分清楚。此外,謝胡當時床頭還放著一封給霍查的長信,究竟內容是什麼,誰也不知道。侍衛長還表示,他十分了解謝胡,這樣一個性格堅強的人根本不可能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