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12月17日發生的大事件

中國現代百科全書奠基人姜椿芳去世

在33年前的今天,1987年12月17日(農曆1987年10月27日),中國現代百科全書奠基人姜椿芳去世。姜椿芳1987年12月17日,姜椿芳因積勞成疾患胰腺癌去世。“魔氛谷裡,捷報頻傳,最難忘萬暗孤燈時代傳聲手;文化園中,靈苗廣種,不獨是百科全書事業奠基人。”這是趙樸初先生為他寫的輓聯,也是人們對他一生最中肯的評價。日前,收到父親同事、原人民出版社編輯楊哲與女兒宋敏合著的《中國現代百科全書奠基人——姜椿芳傳》一書,該書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楊哲曾參與編纂《中國大百科全書》,任《外國文學》卷和《中國文學》卷責編。姜椿芳是一位1932年入黨的老幹部,曾任中共滿洲團省委宣傳部長。為了地下工作方便,他曾13次搬家,歷盡坎坷。像電影《革命家庭》一樣,父母全力支援他的革命活動,相當一段時間裡,他家就是中共滿洲省委主要領導開會的最佳地點,母親就是秘密交通員。曾任中共哈爾濱市委書記的楊靖宇將軍就住他家,對他影響極大。1933年楊靖宇接上級指示回南滿組織抗聯隊伍,沒有路費,便將身穿的長衫和薄褥子送進當鋪換了車票,臨行將當票交薑母保管,說下次回哈再贖出來,誰知竟成永訣。得知將軍犧牲的訊息,薑母湊錢將遺物贖出,遺物現存東北革命烈士紀念館。全國解放後,姜椿芳擔任中央馬恩列斯編譯局副局長,作為俄語翻譯權威,主持列寧、斯大林著作翻譯達十餘年,之後是《毛選》和《論共產黨員的修養》的翻譯,可知擔子之重。既是老幹部又是大學者,這樣的人才在黨內很少。然而“文革”中他卻被關進秦城監獄。在獄中他反覆思索:為什麼會產生這場浩劫?結論是國家文化落後,思想愚昧,盲目迷信,使民主法制形同虛設,才使得壞人得以為所欲為。他認為中國迫切需要普及文化知識,提高全民族的素質水平。他從法國“百科全書派”出版《法國百科全書》,用唯物主義批判封建愚昧中受到啟發,認為應有中國自己的百科全書。出獄後的姜椿芳四處奔走,為出版中國大百科全書鼓與呼,不料受到挫折,被認為不現實。隨著“四人幫”垮臺,姜椿芳積極會同有關部門商談此事並得到支援,他親自起草的《關於編輯出版〈中國大百科全書〉的請示報告》,上報中央得到批准,鄧小平同志還批准成立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負責此項工作。真可謂“苦心人,終不負;有志者,事竟成。”沒有辦公室,就借用出版局收發室做聯絡點,沒有經費,就向出版局借了40元。版本圖書館將北總布衚衕堆放雜物的三間平房騰出來,借給他們做臨時辦公室。1978年底,姜椿芳被國務院正式任命為《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他請來的人堪稱各路精英,除朱語今、曾彥修任副總編外,還有閻明覆、周有光、劉尊棋、倪海曙、王紀華、唐守愚、金常政、林秉元、王顧明等一批專家學者。這裡沒有名,沒有利,沒有坐享其成,無“桃”可摘;每個人懷揣的,是對弘揚中國文化事業的一顆赤膽忠心。這裡沒有“官”,彼此以姓相稱。由於剛開始撥亂反正,一些同志尚未徹底平反。有人鄭重提出,為了學術的嚴肅性,為保持實事求是的嚴謹作風,不怕再次坐牢,更不怕殺頭。看到這裡,筆者不禁潸然淚下,這是一群多麼有良知的知識分子!他們是中國的脊樑,祖國騰飛的希望。透過集思廣益,大家廓清了思路,採納了姜椿芳“按大類分卷,成熟一個學科編一個學科”。他認為首先是國家急需百科全書;二是由於“文革”干擾,科技文化人才斷檔,老一代專家學者減員嚴重,在世的也年事已高,若不盡快“搶救”出他們胸中的學問,將會給書的編纂工作帶來無法彌補的損失。事實證明了他的遠見卓識。他深知要編出代表中國學術成就的百科全書,要依靠整個知識界,尤其是國內各學科一流專家的參與。為了實現他的抱負,姜椿芳憑著殉道式的虔誠,拖著病殘之軀四處奔波。為了挖掘人才,他們走遍天涯海角,人才中既有“下放”到新疆的“農民”,也有“文革”中流放到東北的“北大荒人”。尤其是閻明覆同志,往往為了調動一個人,特別是尚有“遺留問題”的人,不知要跑多少路,和有關單位扯多少皮才把事情辦成。透過大規模的求賢和“舉逸民”,季羨林、錢偉長、侯外廬、鍾敬文、張友漁、華羅庚、蘇步青、茅盾、巴金等一大批中國最優秀的專家學者被匯聚到《中國大百科全書》的工作中。1984年底,在女兒攙扶下,他親自給總編委副主任和委員們送聘書。有人看他身體不好建議請其他領導去送。姜椿芳說:“我送的不單純是聘書,更是代表整個編委會表示感謝和敬意,別人無法替代,就是爬也要去!”物理學家王竹溪病故,姜椿芳依舊送去,王師母感動得流下眼淚。北大教授朱德熙家住四層,其時姜椿芳視力已很差,幾近失明,卻不要人攙扶,自己抓住扶手摸上樓去。目送著緩緩下樓的姜椿芳,朱德熙眼睛溼潤了,毅然決定擔負起大百科《語言文字》卷的全部工作。姜椿芳的筆記本上記滿了已送聘書者的名字:于光遠、貝時璋、吳階平、宋時輪、季羨林、周揚、茅以升、王力、趙樸初、夏衍……可以說,在剛粉碎“四人幫”時,許多專家學者身心交瘁;甚至尚無落實政策,是無力也無心承擔這樣繁重的工作的,他們能夠站出來,完全是被姜椿芳的一片赤誠之心所打動,因此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沒有姜椿芳的凝聚力,沒有他的努力,就沒有今天的《中國大百科全書》。點評他是當之無愧的《中國大百科全書》奠基人,人們永遠懷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