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太雷在廣州起義中犧牲
在93年前的今天,1927年12月12日(農曆1927年11月19日),張太雷在廣州起義中犧牲。1927年12月12日張太雷在廣州起義中犧牲1927年12月11日,爆發了廣州起義。這是繼南昌起義、秋收起義之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三次名震中外的武裝起義。中國的第一個城市蘇維埃政權——廣州工農民主政府,在這次起義中誕生。起義的第二天,12月12日,起義主要領導人、中國共產黨著名政治活動家和宣傳家張太雷同志,被反動派槍彈擊中,猝然犧牲。張太雷,原名張曾讓,乳名泰來。江蘇武進人。1898年(清光緒二十四年,一說1899年)6月17日生於常州。1911年進常州府中學堂讀書。武昌起義前夕,與瞿秋白等同學率先剪辮。1915年在天津北洋大學法政科攻讀法律學。1920年6月畢業後赴滬,8月與俞秀松等發起成立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後迴天津建立馬克思主義研究會。10月加入北京共產主義小組,籌建天津社會主義青年團。1921年春赴蘇聯共產國際東方局任中國科書記;6月出席在莫斯科召開的共產國際第三次代表大會。1922年1月再次去蘇聯參與籌備召開遠東各國共產黨及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大會;後出席青年共產國際第二次代表大會,當選為執行委員。1924年歸國,任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四、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1927年“八七”會議同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路線作鬥爭,當選為中央臨時政治局候補委員,兼廣東省委書記。同年12月11日參與領導廣州起義,任廣州工農民主政府(廣州公社)代理主席兼陸海軍人民委員長。12日,同國民黨軍作戰時遭伏擊犧牲。參加廣州起義的教導團炮兵。廣州起義死難烈士。起義失敗後,周文雍、陳鐵軍在獄中的合影。之後,他們舉行了“刑場上的婚禮”。2005年4月的廣州,陵園西路上又見紅棉吐豔。花飛花落處,正是當年廣州起義眾英烈埋骨地———廣州起義烈士陵園。回想當年起義失敗後,雖然珠江裡漂著屍體,城外也有拋骨,紅花崗卻是國民黨收埋革命者遺體的最主要地點,一時間碧血染芳草。據目擊者稱,只見馬車和手推車把摞了幾層的屍體運到紅花崗一大坑中掩埋。廣州起義20多年後,廣州解放了。當時南下擔任首屆廣州市長的葉劍英,在建國後百廢待興之際,還特別去紅花崗憑弔當年犧牲的戰友。後來,他和陶鑄等同志一起把那裡定為“烈士陵園”。從此,紅花崗與那場轟轟烈烈的起義緊密地聯絡在一起。今日,後人追憶當年壯舉,差不多都要到廣州起義烈士陵園寄託哀思。前望中山路上車水馬龍,追思芳草墓中碧血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