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1月27日發生的大事件

美科學家制造出原子鐳射

在23年前的今天,1997年1月27日(農曆1996年12月19日),美科學家制造出原子鐳射。1997年1月27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物理學家根據量子學理論,在人類科學史上首次用鈉原子製造出與普通光子鐳射有某些相似特性的原子鐳射,這一實驗在物理學界引起轟動。《科學》和《物理評論通訊》兩大學術刊物同時報道了這一成果。沃爾夫岡·凱特爾博士和同事製造的原子鐳射與普通鐳射最大的相似之處是它們的粒子都是相干的,普通鐳射產生的是相干的光子,原子鐳射產生的是相干的原子。原子鐳射目前還不能像普通鐳射那樣穿越空氣,但這種相干脈動原子束將來有可能被用來製造毫微型線路和其他毫微結構,並可用來製造超精細測量系統。凱特爾博士和五位同事在《科學》雜誌上撰文說,他們在實驗中先是利用普通鐳射和磁場把鈉原子氣體冷卻到接近絕對零度(零下273攝氏度)的狀態,使原子速度和動量接近於零,然後製造出兩滴各含100萬個原子的玻色—愛因斯坦冷凝液。之後他們將鐳射切斷,用一種特製的攝像裝置於1996年11月16日凌晨3時拍下了處於真空狀態中的兩滴冷凝液相交時出現的相干相象,在世界上首次製造出原子鐳射。此間有關專家指出,37年前普通鐳射被髮明時,誰也想不到它會有如此廣泛的用途;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們的發現除了在物理學上具有重大意義外,其實際利用的潛在價值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