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洲國家聯盟成立
2004年12月8日(農曆2004年10月27日),南美洲國家聯盟成立。南美洲國家聯盟是根據《庫斯科宣言》於2004年12月8日成立的主權國家聯盟,截止2008年共有成員國12個,觀察員國2個。聯盟原名南美洲國家共同體2007年4月16日改南美洲國家聯盟。聯盟總部將設於基多,而南美洲銀行將設於巴西利亞。歷史沿革南美洲國家聯盟的誕生經歷了漫長曲折的過程。早在1824年,南美解放者西蒙·玻利瓦爾就曾呼籲南美大陸的獨立與統一。20世紀下半葉,拉美部分國家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相繼建立。21世紀初,在經濟全球化大趨勢下,全球範圍內區域經濟合作不斷發展。此外,南美大多數國家多次遭受金融危機的衝擊,並引發國內政局動盪、經濟衰退。與此同時,美國等發達國家一方面要求南美進一步開放市場,另一方面拒絕後者提出的取消農產品補貼、擴大市場準入等合理要求。在這種形勢下,南美各國聯合自強,積極尋求一體化發展道路的要求日益強烈。2000年,在巴西總統卡多佐倡議下,首屆南美國家首腦會議在巴西舉行。與會首腦一致認為,南美國家只有透過地區一體化、增強本地區經濟實力,才能應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挑戰,才能增強與其他經濟區域的談判實力。在此基礎上,他們還提出了建立一個屬於南美國家自己的共同空間的設想。2002年7月,這一設想在厄瓜多舉行的第二屆南美首腦會議上得到重申。2004年12月,南美國家在秘魯舉行第三屆首腦會議,會議透過了《庫斯科宣告》,宣佈成立南美國家共同體,並決定於2005年在巴西舉行共同體首屆首腦會議。但會議沒有明確共同體的性質、宗旨、綱領及執行機制。2005年9月30日,第一屆南美國家共同體首腦會議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亞舉行,12個成員國的總統或代表以及外交部長出席了這次會議。會議透過了《主席宣告及優先日程》、《行動計劃》和《基礎設施一體化宣告》等檔案。會議還就南美地區一體化程序中的趨同問題發表一項宣告,表示將促進南美國家之間經濟互補協議的趨同化,並要求地區內的有關一體化組織對此進行研究。首腦會議還對奈及利亞總統奧桑巴喬提出的舉行南美-非洲國家首腦會議的建議表示歡迎。首腦會議還一致表示,將為落實南美-阿拉伯國家首腦會議決議和建議而努力。會議決定,第二屆南美國家共同體首腦會議於2006年在玻利維亞舉行。2006年12月8日至9日,第二屆南美國家共同體首腦會議在玻利維亞第三大城市科恰班巴舉行。會議透過了《科恰班巴宣言》和《深化南美一體化程序戰略計劃》等檔案,以推動南美地區的均衡發展。南美洲國家聯盟成立首腦會議2007年12月南方銀行成立,拉美一體化程序又邁出堅實一步。2008年5月23日,南美洲國家聯盟特別會議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亞舉行,12個成員國的領導人簽署了《南美洲國家聯盟憲章》。憲章指出,南美洲國家將加強成員國之間的政治對話,重點在經濟、金融、社會發展和文化交流等領域開展區域一體化建設。憲章規定,南美洲國家聯盟的專門機構包括一個由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組成的委員會、外長委員會、代表委員會以及設在厄瓜多首都基多的秘書處。《南美洲國家聯盟憲章》的簽署,標誌著南美洲一體化程序取得了一個里程碑式的勝利,也標誌著南美國家從此將以一個共同的身份出現在國際舞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