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批轉基因兔問世
在31年前的今天,1989年12月6日(農曆1989年11月9日),我國首批轉基因兔問世。1989年12月初,我國動物基因工程研究獲得重大進展:科學家們運用基因工程技術將含乙肝病毒的基因及人生長激素基因注入家兔受精卵,獲得了首批含有這些外源基因的轉基因兔。這項研究的成功,打破了大多數動物不能進行有性雜交的壁壘,為利用其他物種所含的優良基因改良特定物種,培育理想物種有著重要意義。科研人員開展轉基因兔的研究時,是先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透過顯微鏡注射匯入家兔受精卵的雄性原核內,然後將之移入受體母兔的輸卵管進入子宮發育,直至分娩出轉基因兔。經過分子雜交和兔疫酶標法等測定,在轉基因兔及其所生後代兔的血液中,均可找到乙肝表面抗原基因及其產物。這表明這種外源基因已在轉基因兔的基因組中存在、表達和遺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