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勇軍進行曲》被恢復為國歌
在38年前的今天,1982年12月4日(農曆1982年10月20日),《義勇軍進行曲》被恢復為國歌。1982年12月4日下午,在莊嚴的人民大會堂裡,3000多名人大代表舉手一致透過一項決議:恢復《義勇軍進行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下面是新華社記者採訪全國政協常委夏衍的通訊摘錄:“《義勇軍進行曲》高昂激奮,鼓舞人心,催人前進。重新把這首億萬人民喜愛的歌定為國歌,深得人心,意義重大。”83歲的全國政協常委夏衍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暢談了他的感想。“《義勇軍進行曲》是一首受到全國人民衷心歡迎的革命歌曲。它是中華民族解放的號角,是抗日戰爭的前奏曲,是救亡歌曲的代表作。在戰爭年代裡,它激勵著億萬同胞團結一致,以天下為己任,為挽救祖國的危亡而鬥爭。在炮火紛飛的戰場上,有多少革命者,在它的鼓舞下浴血奮戰、英勇衝鋒,一個戰士倒下去,千萬個戰士又衝上來……”《義勇軍進行曲》,創作於1935年。當時它是影片《風雲兒女》的主題歌。這部影片描寫的是三十年代日本帝國主義侵佔東北三省、中華民族處於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在國民黨反動派統治下知識分子從苦悶、彷徨中勇敢地走向抗日前線的故事。“共產黨員田漢剛剛寫出這部影片的故事梗概和主題歌的歌詞就被捕了。”夏老心情激動,言語間充滿了對已故老戰友、對過去革命生活的深情懷念。“田漢被捕後,我接手他的未完之作,把這個故事改編成了電影。主題歌的作曲任務交給了年輕的共產黨員聶耳。”談到過去有的報紙介紹說,夏衍曾對這首歌詞進行過修改,夏老擺擺手說:“那是誤傳。真實情況是,田漢寫主題歌的那頁紙,放在故事梗概稿本的最後一頁,有些字被水浸溼了,我怕別人看不清楚,就在旁邊重新謄寫了一下。”夏老說,聶耳在配曲時,把自己對黨、對祖國、對人民的赤誠和對敵人的無比憤恨,傾注到了每一個音符當中。歌曲的基調積極、高昂,激勵人們向上。前奏曲,象嘹亮的進軍號;中間的“起來!起來!起來!”把音位推向高潮;結尾的“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堅定有力,使人覺得歌聲並沒有結束,戰鬥的中華兒女正在前仆後繼,勇往直前。夏老感慨地說:“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一致透過決議,在國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這體現了全國各族同胞的心願。可是‘文化大革命’開始以後,歌詞不讓唱了,因為田漢在被打倒之列。”談起十年內亂的遭遇,夏老的心情沉重。他接著說:“1978年受‘左"的思想的影響,改定國歌歌詞,各方面對這一直有不同意見。這次全民討論憲法修改草案中,各地各方面要求恢復國歌的原來歌詞,確定《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現在人代會決定恢復國歌原詞,意義深長,我舉雙手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