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12月1日發生的大事件

新桂系三巨頭之一黃紹竑出生

在125年前的今天,1895年12月1日(農曆1895年10月15日),新桂系三巨頭之一黃紹竑出生。1931年黃紹竑與夫人蔡鳳珍在南寧合影黃紹竑(1895.12.1~1966.8.31),字季寬,廣西容縣人。1912年入武昌陸軍第二預備學校。1914年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1916年畢業後,在廣西陸軍歷任排、連、營長、支隊司令等職。1923年被孫中山委任為廣西討賊軍總指揮。7月配合粵軍第1師夾擊沈鴻英部,進佔廣西梧州,成立廣西討賊軍總指揮部,所部擴編為3個團。1924年5月乘廣西軍閥陸榮廷、沈鴻英交戰之際,與李宗仁部聯合作戰,採取聯沈攻陸,爾後滅沈的各個擊破策略,6月佔領南寧,殲陸主力。後所部與李部組成定桂討賊聯軍,任副總指揮。次年2月定桂討賊聯軍擊敗沈鴻英部,佔領桂林;7月擊退入桂滇軍唐繼堯部,實現廣西統一。從此,成為新桂系首領之一。1926年3月桂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7軍,任黨代表。6月任廣西省政府主席。1927年“四一二政變”時,追隨蔣介石,在廣西“清黨”,殺害一批共產黨員和進步人士。9月兼任第15軍軍長,率部在潮州地區堵截南昌起義軍。11月張發奎在廣州發動軍事政變,黃逃亡香港。12月,率部與陳銘樞、徐景唐部擊敗張發奎部,進佔廣州。1929年3月蔣桂戰爭爆發,桂系兵敗,企圖向廣東發展。5月率第15軍攻粵,失敗後逃往香港。11月桂系與張發奎聯合反蔣組成護黨救國軍,任副總司令,再次攻粵又敗。1930年4月中原大戰爆發,桂張聯軍(第1方面軍)出兵湖南,對蔣軍作戰,由於黃部未按期佔領衡陽,桂張聯軍被粵軍截為兩段,在衡陽大敗,引起李宗仁等不滿,遂辭職赴南京。1932年5月任內政部長。1934年12月任浙江省政府主席。抗日戰爭爆發後,任軍事委員會第一部部長,旋調任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指揮娘子關戰役。1937年9月被授予陸軍中將加上將銜。11月復任浙江省政府主席。1947年6月任國民黨政府監察院副院長。1949年4月為國民黨政府和平談判代表團代表,和談破裂後去香港。8月13日通電脫離國民黨。9月應邀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政務院政務委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常務委員等職。著有《五十自述》。1958年2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1~11日))在北京召開。大會開幕前一天,即1月31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向大會提出了《關於罷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民族委員會法案委員會和國防委員會中的右派分子黃紹竑等十人的職務的建議》,請大會予以審議。建議如下:“……(二)關於右派分子章乃器、潘大逵、曾庶凡、黃紹竑、陳銘樞、黃現璠、費振東、喬傳珏、馬哲民、章伯鈞、葉篤義、程士範、潘鍔鏱、羅隆基、費孝通、儲安平、錢偉長、錢孫卿、歐百川、王天錫、韓兆鶚、丁玲、張東木、謝雪紅、楊子恆、鄭立齊、黃琪翔、李伯球、徐鑄成、黃藥眠、王毅齊、張軫、張雲川、朱君允、畢鳴岐、譚志清、龍雲、李琢菴38人的代表資格問題,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已經向大會提出建議,認為他們已經喪失繼續執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職務的合法根據,不應當出席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因此,常務委員會決定建議大會罷免黃紹竑、龍雲、陳銘樞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的職務,罷免費孝通、黃現璠、歐百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民族委員會委員的職務,罷免龍雲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的職務,罷免黃琪翔國防委員會委員的職務。”2月1日,全國人大一屆五次會議作出了“罷免張雲川、陳銘樞、黃紹竑、黃琪翔、謝雪紅、羅隆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法案委員會委員的職務”的決議。黃紹竑於文革中慘遭迫害,1966年含冤死於北京。三省主席黃紹竑點評:國民黨愛國將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