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11月29日發生的大事件

“最後的鏢王”李堯臣逝世

在47年前的今天,1973年11月29日(農曆1973年11月5日),抗日傳奇人物李堯臣逝世。京劇武生宗匠楊小樓為演《安天會》(即《鬧天宮》),曾向他請教猴拳;京劇旦角大師梅蘭芳為演《霸王別姬》,亦向他學劍術。29軍副軍長佟麟閣曾特聘他教部下大刀,喜峰口一役,“大刀向鬼子的頭上砍去”,讓其無極刀法從此天下聞名。河北冀縣人,是民國武術名家中最長壽之人,年近百歲方逝。年輕時走鏢為生,18歲進北京八大鏢局中歷史最久,聲譽最著名的會友鏢局。入鏢局後即拜三皇炮錘外,又學十八般兵器,及水上、車上、馬上功夫,同時還練躥房越脊、飛簷走壁和飛鏢暗器等功。李堯臣在會友鏢局前後計27年。1921年,經營了300年的會友鏢局解散了,李便在天橋水沁亭開設“武術茶社”,繼續倡導武術。李堯臣一生充滿傳奇色彩,經歷了前清、北洋、日偽、民國、新中國等各個時期,曾在慈禧太后面前表演過八仙慶壽劍;教過京劇武生大師楊小樓演《安天會》(即《鬧天宮》)中的猴拳動作;亦教過京劇旦角大師梅蘭芳《霸王別姬》中的舞劍手法;他開過北平名聲鼎盛一時的“武術茶社”,也主持過名聲赫赫的“北京精武體育研究會”;他在擂臺上擊敗過日本拳師;解放後,他年已古稀,還在懷仁堂為新政府班子作過精彩的武術表演。圖:李堯臣但他一生中最自豪的卻是應29軍副軍長佟麟閣之邀教授其部下用大刀臨陣殺敵,當時29軍槍支彈藥極缺,高層沒有辦法只能尋找武術名師教授普通士兵白刃作戰。李堯臣根據戰刀的特點,結合無極子路刀練法,創編出一種套路,起名無極刀。這趟刀實戰性很強,揮舞起來,既可當刀劈,又可當劍刺,大大增強了士兵白刃戰本領。在長城要隘喜峰口戰役中,二十九軍將士充分發揮了大刀的作用,追殺日軍六十餘里,砍殺敵人數百名,繳獲大炮十八門,成為當時極為振奮全國抗戰士氣的事蹟。大事年表1876年出生於河北冀州一個行武世家。1890年進京謀生在鑫記荷包行學徒,同時向宋彩臣學習武術。1894年(光緒二十年)18歲加入京都會友鏢局,開始保鏢生涯。這一年的7月25日,甲午海戰爆發。1900年~1902年遭遇八國聯軍進京,護駕至山西。在擒土匪保皇槓中剿滅晚清魔王團伙。1902年兩宮迴鑾,為慈禧表演八仙劍,受賜長虹寶劍。1903年~1904年為美國女畫家卡爾及溥倫赴美保鏢。1906年與晚清宗室愛國將領博爾金之女金氏定婚。1908年慈禧與光緒皇帝相繼過世。1910年與金氏結婚。1912年北京兵變,參加保衛前門商業街戰。1916年張勳復辟,參加北京保衛戰。1921年~1931年武術茶社時代:除暴安良,護佑一方,傳播武術1921年會友鏢局解散。在天橋創辦武術茶社,主持精武社。1924年~1926年與唐之道參加首都政變,驅逐溥儀出宮;結識馮玉祥、佟麟閣等愛國將領;參與營救邵飄萍、李大釗。1926年~1927年壯遊名山大川,入峨嵋山學藝,在湘西結識賀龍。1928~1931年武術茶社時代,倡導武術運動。1931年~1937年李堯臣之子李慶根出生;在南京與日本武士打擂臺得勝;受佟麟閣之邀加入二十九軍,獨創無極刀及刀法;組建大刀隊,親傳無極刀法殺鬼子;與趙登禹將軍參加喜峰口戰役。1937年參加盧溝橋保衛戰,血戰南苑;參與秘藏佟麟閣將軍忠骸之事。1937年8月~1939年北京淪陷後化名胡禹欽避禍天津;母親病逝。1940年回京賣藝為生。1941年被漢奸出賣被捕入獄。1942年被迫與日本侵略者武田熙在蟠桃宮打擂得勝。1943年赴南京與日本武士打擂得勝。1945年保護北京寺廟鎮寺之寶;智取日本軍人武田熙。1946年~1949年繼續開辦武術茶社;多次參與營救中共地下黨員,加入和平解放北平的仁人志士行列。1950年~1965年全國解放初期,支援女兒李桂珍率京劇團赴新疆工作、兒子到內地支援國家建設;多次在中南海被毛主席、周總理、朱德、賀龍等國家領導人接見、題詞,被譽為“人民武術家”;支援抗美援朝,率弟子義演;培養出李宗儒等一代傑出的武術家。1966年向國家捐獻有文物價值的古代兵器39件;捐獻國家領導人題詞及名家書畫、證書、歷史照片百餘件。1973年11月29日在京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