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首次提出“中國夢”
2012年11月29日(農曆2012年10月16日),習近平首次提出“中國夢”。“何為中國夢?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最偉大的中國夢。這個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箇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光榮而艱鉅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共同為之努力。空談誤國,實幹興邦。”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國家博物館參觀大型展覽《復興之路》並發表重要講話,首次提出“中國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是根植於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願、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2013年1月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上發表重要講話“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全國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堅定不移沿著正確的中國道路奮勇前進。”“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2013年3月1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我們必須看到,面對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黨內脫離群眾的現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現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上。我們要對作風之弊、行為之垢來一次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2013年6月1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2週年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2013年6月25日下午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進行第七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發表重要講話“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要切實擔當起實現中國夢的政治責任,把實現中國夢與實現省第十次黨代會確定的各項發展目標緊密結合起來,發揚荊楚先人一鳴驚人、敢為人先的光榮傳統,在踐行中國夢、加快建設‘五個湖北’中實現更大作為。”省委書記李鴻忠在全省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2週年暨表彰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1980年,國務院批准設立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經濟特區,為中國改革開放“殺出一條血路”。圖為深圳市區一景。1990年,上海浦東新區開放開發,成為改革開放新地標。2000年以來,環渤海經濟圈崛起。圖為天津濱海新區商務區建設場面。2013年,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簽署“武漢共識”,共同打造長江中游城市叢集。美麗嚮往空想社會主義16—19世紀,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生發展,一方面表現為生產力巨大進步,另一方面表現為勞動人民普遍貧困,資本主義制度是“一副令人極度失望的諷刺畫”,空想社會主義應運而生,表達了無產者的美麗嚮往。出身顯赫的聖西門放棄爵位,圍繞“改造社會”這一主題,把爭取工人階級的解放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出生商人家庭的傅立葉將其理想的未來社會稱為“和諧制度”,競爭將被勞動競賽代替,舊式分工將被自由選擇工種代替,勞動將從謀生手段變成生活第一需要。英國空想社會主義的思想家和實踐家歐文,滿懷激情地在他的企業裡和在美國購得的土地上進行社會主義實踐,但最終因為“大鍋飯”瓦解。壯麗日出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19世紀中葉,資本主義固有矛盾尖銳化,無產階級成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臺。以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說為基石,馬克思、恩格斯於1848年發表的《共產黨宣言》,成為科學社會主義橫空出世的標誌之作。它闡明瞭無產階級解放運動的性質、條件和一般目的,科學地論證了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趨勢,論證了無產階級埋葬資本主義、建設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偉大歷史使命,為無產階級指明瞭徹底解放的道路。偉大轉變十月革命勝利及實踐19世紀末20世紀初,第二次產業革命的發生和發展,推動世界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時代。面對科學社會主義遭遇的因時代變化是否“過時”的國際論戰,列寧將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與時代特點和俄國實際相結合,創造性地提出併成功實踐社會主義在一國或數國首先勝利的理論,帶領布林什維克於1917年奪取十月革命偉大勝利,實現了社會主義由理論到現實的偉大轉變,並對俄國這樣經濟文化落後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進行了偉大的探索。艱辛探索蘇聯模式的形成與終結列寧逝世後,斯大林領導蘇聯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基本上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並在實踐中取得很大成就。在這一過程中,蘇聯逐步形成了以高度集中為主要特徵的經濟政治體制。蘇聯模式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發揮過重要作用,但也存在嚴重弊端。蘇聯和東歐國家在不同時期進行過一些調整,但這種調整偏離了正確方向。在各種因素綜合作用下,最終導致蘇聯解體和蘇東劇變,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出現嚴重曲折。大國接力建設社會主義的中國探索新中國成立後,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人民,對在中國這樣經濟文化落後的大國如何建設社會主義進行了艱辛的探索。儘管探索艱辛坎坷,但取得的積極成果是極其寶貴的,為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風景獨好走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科學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和基本框架,確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製度,集中回答了“建設一個什麼樣的執政黨,怎樣建設執政黨”的問題。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強調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形成了科學發展觀,從全域性和戰略的高度進一步回答“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這個根本問題。小資料【千年偉人馬克思】據新華社倫敦1999年12月29日電,在英國廣播公司進行的一次網上民意測驗中,馬克思被評為千年思想家,高居榜首,得票率高於愛因斯坦、牛頓和達爾文。路透社在報道中說,“馬克思的《共產黨宣言》和《資本論》對過去一個多世紀全球的政治和經濟思想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信仰的味道】1920年的春夜,浙江義烏分水塘村一間久未修葺的柴屋。兩張長凳架起一塊木板,既是床鋪,又是書桌。桌前,有一個人在奮筆疾書。母親在屋外喊:“紅糖夠不夠,要不要我再給你添些?”兒子應聲答道:“夠甜,夠甜的了!”誰知,當母親進來收拾碗筷時,卻發現兒子的嘴裡滿是墨汁,原來,兒子竟然是蘸著墨汁吃掉粽子的!他叫陳望道,他翻譯的冊子叫《共產黨宣言》。墨汁為什麼那樣甜?原來,信仰也是有味道的,甚至比紅糖更甜。【大國悲劇源頭】1945年,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艾倫·杜勒斯在國會作證時說:“戰爭將要結束,我們將傾其所有,把人們塑造成我們需要的樣子,讓他們聽我們的。只要把腦子弄亂,我們就能不知不覺改變人們的價值觀念,並迫使他們相信一種經過偷換的價值觀念。一場就其規模而言無與倫比的悲劇一個最不屈的人民遭到毀滅的悲劇將會一幕接一幕地上演……我們將不知不覺地,但積極地和經常不斷地促進蘇共官員們的恣意妄為,讓他們貪賄無度,喪失原則。官僚主義和拖沓推諉將被視為善舉,而誠信和正派將被人恥笑,變成人人所不齒和不合時宜的東西。我們將以高超的手法,在不知不覺間把這一切都神聖化,讓它綻放出絢麗之花……只有極少數人才能認識到究竟發生了什麼,但我們會把他們置於孤立無援的境地。我們要把布林什維克的根挖出來,把精神道德的基礎庸俗化並加以清除。我們要從青少年抓起,要把主要的賭注壓在青年身上,要讓它變質、發黴、腐爛。我們要把他們變成無恥之徒、庸人和世界主義者。我們一定要做到。”這是蘇共亡黨亡國的一個重要原因。【歷史終結論與中國模式】日裔美籍學者福山於20世紀80年代末提出“歷史終結論”,認為人類社會發展的意識形態之爭,以西方的自由民主“成為普世性的人類政府的最終形式”而告終。在2008年,美國爆發金融危機,西歐也不能倖免,中國卻發展迅速。這一切讓福山對“歷史終結論”有所反思:中國模式’的有效性證明,西方自由民主並非人類歷史進化的終點。人類思想寶庫要為中國傳統留有一席之地。”湖北傾力打造中國立交橋湖北率先跨入高鐵時代。圖為:三峽大壩洩洪圖為:2012年6月28日,湖北省創先爭優主題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