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11月28日發生的大事件

形意拳大師尚雲祥出生

在156年前的今天,1864年11月28日(農曆1864年10月30日),形意拳大師尚雲祥出生。尚雲祥(1864年11月28日-1937年10月10日),武術家,形意拳大師,尚氏形意拳創始人。尚雲祥先拜李存義為師,後得郭雲深真傳。他體弱瘦小,身高不足1.6米,但卻以“大杆子”、“半步崩拳”、“丹田氣打”及實戰武功名震武林。曾被清朝大內總管李蓮英聘請護院,曾在李存義在北京的沛城鏢局,保定的萬通鏢局主持鏢局。尚雲祥尚雲祥,字霽亭,山東樂陵尚家村人,生於1864年11月28日,逝於1937年10月10日。尚雲祥幼時隨父進京經商,經營馬蹬鋪。他自幼慧穎強識,生性爭強好勝,嗜武成性,一邊向帳房先生學文習字,一邊向少林名家馮大義學功力拳。歷經六載,拳棒嫻熟,“前掃趟、後掃趟、古樹盤根、大掃趟,練的象朵花似的”。在北平鮮有敵手,一度自持功高。一次尚雲祥於北平護城河邊,見形意拳名家李志和不知是練何拳,即問:“你練何拳,管用嗎?”李答:“不知道”。尚雲祥再三要求一試,二人動起手來,剛一搭手,被李用手往前一拍,摔出很遠,尚雲祥感到意外,求再試,又被扔出很遠,尚雲祥感到特別奇怪,又問李某:“你學何拳,學了多長時間”。答:“形意拳,不到三年”。此拳即簡單且威力大,尚雲祥對李非常尊敬,故生轉學形意拳之念。尚雲祥遍訪形意名師,歷經三年耗資奔走,終於見到了李存義。但李嫌他個小“像個小糖瓜“,不肯收納,幸得周明泰說情,才同意收下。因身矮體弱,別人常以“小糖瓜”相戲,激得他發誓說:“糖瓜雖小,卻要讓它崩牙”。功夫技藝很快在同門師兄弟中出類拔萃。老師甚喜,傾囊教授。尚雲祥練功亦愈加痴迷刻苦,卻疏忽了馬蹬鋪的經營,造成生活拮据,買雙鞋都很困難,他赤腳練功,日久足掌堅硬如鐵,人贈雅號“鐵腳佛”。李存義與程延華都是董海川門下弟子,二人既有同門同鄉之誼,又是金蘭兄弟,故尚雲祥兼得二位前輩八卦掌之精要。他所傳八卦掌練法,繞圓旋轉、擺扣蹚泥步與眾不同,起落鑽翻、發勁迅猛剛實別具特色。孫祿堂在《八卦掌學》一書曾贊曰:“吾友尚雲祥勁力之剛猛無人能擊其右。”當時形意八卦是一家,李存義、程庭華是師兄弟又是把兄弟,尚雲祥深得李存義、程庭華等前輩教誨,所練八卦,也與眾不同,擺扣步,動中發力,迅疾剛實。尚雲祥喜結武林豪俠,以武會友,廣收博取,增益武技,以手試技,以矯正武功,從應用實戰中積累經驗,不斷豐富完善自己。他與聞明京津諸多名家高手交往甚密,如人稱“木馬”的八卦名家馬貴,人稱“京東大俠”的通臂名家“臂聖”張策,有“南吳北王”之稱的吳式太極名家“北王”王茂齋等。他以武會友,少有敗績,且從不傷辱對方。如鷹爪功神手徐某、鐵砂掌名家馮某、鐵羅漢李某、具“神力千斤鼎”之謂的王某等均手輸而心亦折服。尚雲祥“習武”的一生,未與人結下任何冤仇。尚雲祥曾獨自一人在北京鼓樓專心練功十年,後為清朝大總管李蓮英護院十年。在為李蓮英護院期間,他一邊利用守夜之際教李蓮英武功,一邊自己練“大杆子”、“大槍”、“丹田氣打”、“半步崩拳”及各種“靜”、“動”樁功,成為身懷絕技的一代宗師,以“鐵胳膊尚”、“鐵腳佛”聞名武林。庚子之亂時,李存義將其西去訪同行前輩時所獲得的“形意心得”盡授尚雲祥先生,使之受益頗深。後來尚去祥先生自己又兩次赴晉訪心意六合門,收穫亦豐。由於他勤苦善悟,將晉北之異同貫而通之,交融昇華,技藝大進,中年時已譽滿武壇,藝貫群英。郭雲深聞知門中出了個後起之秀尚雲祥,甚感欣慰而後愛,將其帶在身邊半年有餘,親授“大杆子”、“半步崩拳”、“丹田氣打“、三大秘技藝。致先生技藝、功力日趨完善,漸臻精絕。尚雲祥練功十年形成了源於河北派,又不同於河北派,其它支派的獨特練法。守傳統而不拘,師古訓而不泥。為探究形意奧秘,他皓首究經磨礪終生。年過花甲古稀,雖功成名就,猶在探討索隱,抉微求秘。他以經譜理蘊為依拒闢虞謬闡真義,立論糾偏,形成了源於河北又不同於河北的獨特練法。當時人稱“鐵胳膊尚”、“鐵腳佛”,他和郭一樣擅長崩拳,人稱郭雲深“半步崩拳打遍天下”,這個讚辭也可原樣用在尚雲祥身上。尚雲祥一世生涯皆識到武術,曾任鏢頭、護院、偵探、武術教師。習形意之後與人交手無數,歷史記載,當時沒有人敢與其動手較技爭名份。尚雲祥技藝盡授愛女尚芝蓉(1922年-2004年)。尚芝蓉亦自幼酷愛武術,將其父所授技藝,悉數傳於門婿劉俊峰。俊峰先生技術精湛,頗具師祖遺風,開辦的尚派形意武校培養了大批尚派形意拳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