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11月24日發生的大事件

朱令事件

在26年前的今天,1994年11月24日(農曆1994年10月22日),清華才女離奇鉈中毒事件。朱令,北京人,1992年考入清華大學。朱令事件是指朱令在校期間離奇出現鉈中毒的症狀,導致身體健康遭到極大的傷害,最後得助於網際網路才受到確診和救治的事件,這是中國首次利用網際網路進行國際遠端醫療的嘗試。由於朱令沒有鉈的接觸史,警方認定為是投毒事件,但此案經過調查之後,幾度沉浮,兇手至今仍逍遙法外,尚無明確結果。且由於警方對事件處理過程中的一些異常行為,讓朱令案成為公眾事件,從而衍生出對於作案嫌疑人家庭背景的各種猜測。十年前的朱令朱令(右)和母親一、鉈中毒鉈中毒和診治從1994年11月24日起,朱令開始出現奇怪的中毒症狀:起先是肚子疼,吃不下飯;接著(12月5日)胃部不舒服;最後(12月8日)她的頭髮開始脫落,並在幾天內掉光。12月23日,朱令入住北京市同仁醫院消化內科病房,雖然沒有查出病因,但住院一個月以後,朱令的病情得到緩解,並長出了頭髮,於1995年1月23日出院1995年2月20日,寒假結束,新學期開始,朱令返校。1995年3月6日,朱令的病情惡化,她的腿疼痛很厲害,並感到眩暈,朱令父母將其送往北醫三院求治。1995年3月9日,朱令父母帶朱令到協和醫院的神經內科專家門診,李舜偉教授接診後,告訴朱令的母親“太像60年代清華大學的一例鉈鹽中毒病例了”。但是由於朱令否認有鉈鹽接觸史,並且協和醫院不具備做該項化驗的條件,協和醫院沒有進行鉈中毒的檢測。1995年3月15日,她的症狀加重,開始出現面部肌肉麻痺、眼肌麻痺、自主呼吸消失,朱令住進協和醫院的神經內科病房,協和醫院按照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神經根神經炎診治。1995年3月23日,朱令中樞性呼吸衰竭,協和醫院採取了氣管切開術。1995年3月24日,協和醫院開始對朱令採取血漿置換療法,前後8次,每次均在1000毫升以上,有些人認為這對未確診的情況下維持朱令的生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這個過程中,朱令感染上了丙肝。1995年3月26日,朱令被送入協和醫院的重症監護室(ICU),依靠呼吸機維持呼吸。1995年3月28日陷入昏迷狀態,直到8月31日甦醒,朱令共昏迷長達5個月。協和醫院對朱令進行了多項檢測(包括艾滋病病毒HIV,脊髓穿刺,核磁共振,免疫系統,化學物質中毒,抗核抗體,核抗原抗體和萊姆病等),但除了萊姆病以外,其它專案的化驗結果皆為陰性。二、網際網路求救1995年4月10日,朱令的高中同學、北京大學力學系92級學生貝志城、蔡全清等人當時將這種不明的病症翻譯成英文,透過網際網路向Usenet的sci.med及其他有關新聞組和Bitnet發出求救電子郵件。之後收到世界18個國家和地區回信1635封(一說超過2000封,貝志城說超過3000封),其中約三分之一的回覆認為這是典型的鉈中毒現象。聖裘德兒童研究醫院的醫生在回信中指出“疑似鉈中毒,認為根據頭髮脫落、胃腸道問題和神經問題等症狀幾乎可以確診”。由於當時中國網際網路不發達,海外UCLA的Dr.XinLi在UCLA的伺服器上和Dr.JohnW.Aldis一起曾幫助建立了UCLA朱令鉈中毒遠端診斷網,在朱令鉈中毒遠端診斷的資訊釋出和協調上起了關鍵作用。1995年4月18日,貝志城拿著翻譯好的電子郵件到協和醫院重症監護區門口給醫生參考,但他認為沒有得到積極回應,很少人參看,也沒有采納電子郵件中的鉈中毒判斷和相應的檢測辦法,使得當時網上遠端診斷的結果沒有及時發揮相應的作用。三、確診治療由於網際網路上的回信懷疑是鉈中毒,當朱令父母得知北京市職業病衛生防治所的陳震陽教授可作做鉈中毒鑑定後,在一位有良心的協和醫生暗中幫助下,取得朱令的尿液,腦脊液,血液,指甲和頭髮,於1995年4月28日來到北京市職業病衛生防治所進行檢驗。當天,陳震陽即出具了檢測報告,認為朱令為兩次鉈中毒,第二次中毒後朱令體內鉈含量遠遠超出致死劑量,並懷疑有人蓄意投毒,同時建議服用普魯士藍解毒。根據網際網路的反饋以及陳震陽1995年4月28日的化驗結果,朱令開始服用對症藥普魯士藍,服用當天,血液中的鉈離子濃度開始下降,這是朱令到協和醫院求診的第50天,一個月後(一說10天),體內的鉈被排出。但是,由於鉈離子在體內滯留的時間太長,朱令的神經系統遭到嚴重損害,視覺幾乎完全喪失,肌體功能也受到嚴重損傷,且仍處在昏迷中。1995年8月31日,朱令從長達5個月的昏迷中甦醒。1995年11月,朱令從協和醫院出院,轉入其他醫院和康復中心接受治療。延伸閱讀:清華才女離奇鉈中毒11年後網友揭出疑兇延伸閱讀:清華才女離奇鉈中毒11年後網友揭出疑兇網友自發尋證破案11年前,朱令鉈中毒案件在全國引起廣泛關注,是因為她的病症透過網際網路求助而得到確診,這在當時網際網路並不普及的情況下,向中國人展示了網路力量的強大和神奇。而在2005年11月30日,網友skyoneline在天涯貼出《天妒紅顏:十年前的清華女生被毒事件》,提出朱令中毒的種種蹊蹺和公開點名嫌疑人時,就有人驚疑:當年的輿論關注點怎麼會都集中在網際網路求助上?當時的報道為何沒把問題指向朱令是如何中毒?如果是被投毒,兇手是誰?許多人的記憶和好奇被強烈地激發起來。一時間,當年的重要人物紛紛現身說法:“被嫌疑人”曉薇|(化名)發帖宣告,自我澄清,各色同學交錯登場……事情的發展跌宕起伏,出人意料。同時,有多少網友關注和參與了這場網路辯論、案件推理,更是無法統計。網友推理的疑點貝志誠提到的曉薇的作案動機說服力不強,警方定其為犯罪嫌疑人是否掌握了更有力的證據,卻因為某種原因無法公開?即使曉薇是當時唯一能在清華校內接觸鉈的人,如何保證令朱令中毒的鉈就是來自清華的實驗室?如果曉薇真是兇手,為什麼選擇這麼容易引火上身的方法?曉薇洗、藏朱令的咖啡杯到底是否真有其事?咖啡杯的化驗結果如何?有網友提出,鉈這樣的重金屬是難以透過普通清洗去除的。關於曉薇宣告中貼出的竊聽器,有網友憑藉專業的物理知識對其做一分析,認為是個假“竊聽器”,其實只是個“簡單的音樂發聲器,跟音樂賀卡里面的一樣”;也有網友質疑,以曉薇的家庭背景,就那麼容易被竊聽嗎?第1帖ID:skyoneline:“我們沒有定罪的權利,但起碼有懷疑的權利!”《天妒紅顏:十年前的清華女生被毒事件》skyoneline的一帖掀開了本次爭論的帷幕。skyoneline稱自己11年前念大學的時候就透過媒體知道了朱令的故事,為她感到萬分痛惜,十年來,自己一直牽掛著這件事。不久前,skyoneline在網上看到了朱令現在的照片,還有她父母帶她看病、做運動的錄影,她連著難過了好幾天,在查詢了許多資料後,由於對“這次沒有結論的投毒事件的出離憤怒”,於是發帖想喚起人們的記憶,希望獲取相關途徑為朱令進行網上募捐。但在這個帖子中,最讓人震驚的,是她說出了一段“若隱若現的真相”:朱令是被人毒害的!而且兇手就是她同宿舍的舍友、同屬校民樂隊的成員曉薇!朱令中毒那段時間,只有曉薇為跟教授做課題的緣故能接觸到鉈鹽,而且因為和朱令關係親密,曉薇具有便利的作案條件和充分的作案時間。帖子稱,曉薇家庭背景顯赫,曾作為最大嫌疑人被警方調查,因其爺爺向高層領導求情而脫身;而曉薇畢業時並沒有拿到畢業證和學位,清華還對其作出規定:不許為她開出國留學所需的一切有關材料,不許給她開找工作所需的一切介紹信。之後,很多人一直在盡力阻止曉薇出國,先後阻止了她在美國、英國、新加坡使館獲得簽證。最後,曉薇透過和一個美國人結婚出了國。有清華同學明確認定曉薇就是投毒者,但因為案件受到干擾,曉薇至今依舊逍遙法外,並從了夫姓,改了名字。顯赫家世、內幕、案件干擾———這樣的詞彙令這段“真相”既讓人心驚也讓人興奮,一時群情四起。有人翻出朱令同學以前在網上發出的相關的帖子,說曉薇投毒的動機是嫉妒,希望在民樂隊中能取代朱令的位置參加文藝表演。朱令的母親在接受《新聞晨報》採訪時表示:“有一次朱令生氣地跟我講,校樂隊開課,曉薇跑到老師面前說朱令的音樂水平已經很高了,不用再學了,老師因此把朱令安排在了靠後的位置。”另一方面,尖銳質疑也層出不窮:skyoneline在文中所謂的“若隱若現的真相”來源都是“據說”———“據清華同學說”,“據網上傳說”等等。網友們的立場很快產生分歧。清華是否真的扣留其學位阻撓其出國?是否真有政治阻撓?這些內幕又如何被知曉?很多案子最後都不了了之,結束不能代表有政治因素介入,關鍵是,證據在哪?這一系列問題引起了一場激烈的辯論。skyoneline也在回帖中進一步解釋自己的立場:雖然是據說,但並非空穴來風,是來源於清華的學生和當事者身邊的人,“我們沒有定罪的權利,但起碼有懷疑的權利!”爭論不可開交,持續一個月。激辯中有人質疑:曉薇自己為什麼不出來直面公眾?第2帖ID:曉薇宣告:“我是清白無辜的,我也是受害人。”《曉薇的宣告———駁斥朱令鉈中毒案件引發的謠言》雖然千呼萬喚,但很少有人認為曉薇真的會現身網路為自己辯解。然而在《天妒紅顏》發表整整一個月、辯論已無甚新意時,卻出現了峰迴路轉的戲劇一幕,一帖《曉薇的宣告———駁斥朱令鉈中毒案件引發的謠言》讓網友重新興奮起來。曉薇在文中明確地說:“我是清白無辜的。我也是朱令案件的受害人。”並解釋她多年來一直保持沉默是“因為我相信清者自清”,一些朋友想幫她反駁時,都被她和家人勸阻了,“但是最近網路上關於我的謠言愈演愈烈,甚至沉默本身也成為了疑點……特別是出現了心懷叵測的謊言,使我不得已決定針對看到過的流言作一些必要的宣告。”並表示對“文中提及事實的真實性負法律責任”。曉薇宣告回應網友質疑:1、1995年學校保衛處和派出所曾向她和很多同學瞭解情況,很多人都被問詢過,1997年4月2日,她再次被公安局14處進行了8小時的連續突審,之後公安局再沒找過她,1998年8月,公安14處宣佈解除對她的嫌疑。2、她不是唯一能接觸鉈的學生,清華對於有毒試劑沒有嚴格管理。為證明這一點她哥哥獨自幾次進入清華的幾個實驗室取出有毒試劑,均無人過問,這一過程全部有錄影為證。3、清華先扣留了她的畢業證和學位證,並表示“在朱令中毒的案件中,清華經過多次反思,認為校方沒有任何責任。”“你想讓清華認錯,是絕對不可能的!”後經她及父母的一再要求,清華補發了證件。4、有記者報道說當時朱令宿舍關係冷漠而敵視,但真實情況是舍友關係融洽。5、在民樂隊她和朱令共同學習的是伴奏樂器中阮,合奏時不分主次的,談不上競爭,在那次有爭議的演出前她已退出民樂隊。6、她從未被公安機關“關過”,也不會有所謂的“爺爺求情放出來”,且1997年她被審訊時爺爺已經去世。7、在得知朱令家人1997年上半年就上書國家領導人後,她家才於1998年1月也給高層領導寫信反映情況,並未尋求庇護,且在自家的咖啡杯裡發現了竊聽器。8、她曾多次要求公安機關對她測謊但沒能實現。9、朱令家人曾寄恐嚇信給她。在文末,曉薇希望公安機關儘早破案,自己不被打擾。這個宣告一出現,天涯真是人頭湧動,至今此帖的回覆已經多達21頁。許多網民都認為此帖邏輯清晰有一定說服力,但推理和辯論還在繼續。第3帖ID:花沐蘭:執著的英雄還是陰謀策劃者?《關於朱令事件的幾點說明—貝志誠》在朱令中毒事件中,貝志誠從初始就扮演著關鍵的角色。他是朱令中學同學、北京大學力學系92級學生,當初,是他帶領同學將朱令的病症翻譯成英文,透過網際網路向世界求助在《天妒紅顏》一帖的爭論中,skyoneline透露她的資訊很多就來自貝志誠多年來陸續發在網上的帖子。有人稱讚他是勇敢追求真相的英雄,也有人說他如此大張旗鼓對某人進行質疑,而且無確鑿證據,是否是為了掩蓋什麼?是否他才是陰謀的策劃者?2006年1月3日,貝志誠終於開帖回應:“朱令鉈中毒距現在已經11年了,警方透露給朱令家屬的唯一嫌疑人,就是曉薇。”貝志誠透露,當初警方把曉薇列為嫌疑人,是因為清華大學出具的材料:曉薇是唯一接觸鉈的學生,而在民樂隊,她是朱令的替補。針對曉薇宣告中的“警方1997年前都沒問訊過她”,貝提出了反對,稱早在1995年下半年警方已告知朱令父母,他們在調查曉薇。貝還透露,當時清華曾有傳言朱令中毒是因為她爸爸走私鉈,不小心沾染的,這個傳言貝稱透過好友在清華的女友確定,是由曉薇傳出的;而且,朱令的杯子曾在曉薇在宿舍的箱子中翻出。“我的訊息來源主要來自警方、校方提供給警方的證詞,我沒有理由懷疑他們造謠。”貝志誠在文中特別提到,他多次試圖和朱令的大學同學聯絡,得到的答覆大多是不知情、不愛講,朱令的班集體給他的感覺“是一個重視集體榮譽超過一切甚至同學的生命的班集體”,“現在我被群起攻之指責為‘謠言’製造者,那麼如果果真是謠言,你們的沉默和冷淡是不是也是這‘謠言’產生的一個因素呢?”第4帖ID:xuegang:“為什麼大多數人選擇了沉默?”《25個矛盾點———談貝志誠對朱令中毒事件的論述》但在這次網路事件中,朱令的同學並沒有沉默。確切說,這個帖子早於貝志誠的幾點說明,而且也不是第一篇朱令和曉薇的同學的發言,但這是針對性最強的一篇文章。xuegang開篇即言自己是“朱令和曉薇的同學”,文中他也透露自己就是當年班級的團支書,他所談的25個矛盾點都是針對貝在“曉薇宣告”帖的回覆,針對貝對其班級的質疑,他說:“至於我們的班級,我還是可以堅定地說,我們至今還是引以為榮,因為我們一同走過難以磨滅的日子。”貝志誠在回覆中更為詳細地解釋了“杯子”這個細節:“關於咖啡杯,公安去朱令宿舍搜查,結果是在曉薇床下的箱子裡找到了朱令的咖啡杯,而且被徹底清洗過。曉薇的解釋是:朱令一直不在,怕杯子髒了,所以就給洗了,然後怕落灰所以放到自己箱子裡保管。”而朱令的父母在接受《新聞晨報》採訪時也提到這個細節:“據當時勘察現場的民警後來跟我們說,錢撒了一地,其他同學的東西都沒丟,唯一不見的是朱令曾經用過的一些洗漱用品。”“朱令用過的不鏽鋼杯子也被扔到了床下,我們懷疑兇手在消滅投毒證據。”這個細節引起了很多網友的爭論,xuegang對此引用了另一位同學“太陽正暖”的發言———“不錯,派出所來取走朱令的東西時,我就在旁邊看著……在整個期間根本沒有‘從曉薇的箱子裡找到朱令的咖啡杯’這回事……”“太陽正暖”是曉薇宣告發帖後首位回帖者,她也承認曉薇宣告在發帖前已給她看過,她的回帖基本上肯定了曉薇宣告的內容,並說“曉薇這個人性格開朗,活潑樂觀,很幽默,有時候可能讓人覺得她嘴‘損’”,並表示“在真相沒有大白之前,我們班的這些同學是本著負責的態度的,越是關係緊密,說話有點分量的人,說話越是謹慎”。目前在這次網路事件中聲稱自己是朱令同學的有7人,立場也有不同。一位ID為“曉薇同班同學”的網友說:“我們班同學關係的確很差,只是有一部分人在支援曉薇,不要以為我們班都在支援她,要知道我們班有31人,為什麼大多數人選擇了沉默?恕我大膽猜測:為什麼大家沒有想到過集體行動的可能呢?為什麼有的人立場就那麼堅定呢?為什麼口氣那麼一致呢?”目前這場網路爭論還在繼續,在skyone鄄line的努力下,許多網友開始給朱令捐款。網友們的希望是這個事件由網路走向現實,由爭論引向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