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11月19日發生的大事件

香港廣播有限公司(TVB)正式開業

在53年前的今天,1967年11月19日(農曆1967年10月18日),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正式在香港啟播。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elevisionBroadcastsLimited,英文簡稱TVB;港交所:0511,OTCBB:TVBCY),創立於1967年11月19日,是香港首間無線電視臺,與亞洲電視為僅有的兩間無線頻道之一,常被稱為“無線電視”或“無線”,坊間又有“無記”、“三色臺”之名。無線電視由利孝和、祁德尊、邵逸夫等人創辦,其經營的免費電影片道——翡翠臺,啟播至今一直處於領導地位,是香港普及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份。此外,無線的節目(尤其是電視劇)多為各地華人所熟悉,甚至會傳播到其他東南亞地區,成為認識香港文化的一個視窗。從香港的免費電視起步,無線最初只有員工約200人。發展至今,無線的業務已遍及各地,並涉足節目發行、收費電視、音樂、電影、出版等行業,屬全球最大的華語節目供應商之一,擁有超過4500名全職僱員,在2007年的營業額就超過43億港元。點評:捧出了很多優秀的藝人。延伸閱讀:TVB黃金時代不再:內地資本瘋狂入侵香港,引發港人恐慌延伸閱讀:TVB黃金時代不再:內地資本瘋狂入侵香港,引發港人恐慌才剛剛邁入50週年,香港廣播有限公司(TVB)就迎來了一個不平靜的春節。2月7日,一家籍籍無名的“傳奇影業”突然宣佈,已向TVB發出初步函件,擬收購其29.9%已發行股份,一時轟動香港。如果該交易最後達成,這家公司將會成為TVB單一最大股東。但詭異的是,傳奇影業先前並沒有和TVB有過溝通,而是直接向香港聯交所提交了可能性要約,因此觸發了TVB的臨時停牌,而TBV方面則聲稱對傳奇集團未有耳聞,資金來源及財務狀況也不清,使得此次收購蒙上了不少神秘色彩。更沒想到的是,事件近乎失控般地發酵。相比內地吃瓜群眾的淡定,香港人倒是徹底坐不住,由於TVB在香港“一家獨大”,一舉一動本就備受矚目,再加上傳出此次收購方有“中資”背景,情況變得更加複雜。在香港人看來,這次股權之爭,並非只是普通的商業行為,而是一場關係到數百萬市民“遙控器”的爭奪戰。香港廣播有限公司(TVB)正式開業一場“突襲式”的收購在華人的世界裡,TVB是一筆不可抹去的記憶。1967年11月19,由利孝和、祁德尊、邵逸夫等人創辦的TVB正式開業。在此後的五十年裡,這家電視臺一直影響著全球華人社群,無論是曾經的《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等金庸武俠劇,還是掀起一陣宮廷熱潮的《金枝欲孽》、《宮心計》等,抑或是香港警匪經典劇《法證先鋒》、《潛行狙擊》…這些都是不少人的青春記憶。這樣的一塊肥肉,自然引來了不少財團覬覦,在過去的數十年裡,TVB的股權一直處於變動中。但如今這場“突襲式”的收購,即便是見慣風浪的TVB也有些措手不及。1月13日,TVB宣佈更修訂原先的回購股份條款,維持出價42.09億元,同時每股出價則提高15%至35.075元,回購股數則縮減13%至1.2億股。很顯然,這一回購計劃說明了TVB方面拒絕收購的意圖。不過,這家傳奇影業並未“死心”,其總裁兼創辦人周藝強表示,他們是次出手並非敵意收購,而是善意,他們亦有充足資金及投資者參與今次收購交易。而隨著事件的持續發酵,收購方傳奇影業也遭到“扒底”。據瞭解,此“傳奇”並非萬達子公司傳奇影業,該公司全稱為傳奇影業及娛樂集團有限公司,於2015年在香港註冊成立,業務範圍包括文化投資、地產和金融等。不過,該公司的唯一董事童煒晉擔任法人代表的還有另外三家公司,其兩家位於北京,一家位於上海,與內地關係密切。對於公司的具體業務情況,官網介紹語焉不詳,但都集中在內地。收購資金來歷不明,背景神秘,這家被香港媒體打上“中資”標籤的傳奇影業自然不受歡迎。如今,圈內圈外都在觀望,接下來傳奇影業將會提出一份怎樣的收購方案。這場TBV股權之爭雖迷霧重重,卻已硝煙瀰漫。香港廣播有限公司(TVB)正式開業“中資”搶佔香港電視業然而,正如一部粵語長片,事情遠遠還沒有結束,隨後陸續登場的內地資本,即香港媒體口中的“中資”,才是“重頭戲”,而且一次又一次地刺激著部分香港人的敏感神經。自迴歸以來,香港不少行業都非常歡迎內地資本,比如銀行業、保險業,但唯獨涉及到言論、新聞的傳媒業,一直對內地資本保持不信任、甚至抹黑。尤其近年來,兩地誤解加劇,更顯敏感。但這並沒能阻擋內地資本的腳步。上週,香港主要的收費有線電視臺之一有線寬頻也宣佈即將賣盤,巧合的是,買家也將是“中資”企業,而且已進入最後階段。內地資本如此密集出手,這在部分“草木皆兵”的香港人看來極不尋常,即使是再正常不過的商業活動,也會被妖魔化。太平山頂難“太平”。在圈內人看來,一場風暴正悄然“掠過”維多利亞港,席捲香港電視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