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11月18日發生的大事件

俄飛船發射失敗 損失慘重

在24年前的今天,1996年11月18日(農曆1996年10月8日),俄飛船發射失敗損失慘重。1996年11月18日,俄羅斯航天局副局長米洛夫透露,“火星—96”探測飛船發射失敗使俄羅斯承受1億多美元的經濟損失。他說,由於財政方面的原因,“火星—96”探測飛船沒有上保險。這樣,俄方遭受的損失總計達1.22億美元,其中飛船造價8600萬美元,運載火箭和其發射費用為3600萬美元。米洛夫承認,飛船墜毀對俄羅斯宇航業是一個“非常沉重的打擊”,因為許多專家對這次“探測都寄予厚望”。但是,他說,這將不會影響到外國同俄羅斯在航天領域的合作,俄羅斯也不打算放棄考察火星的計劃,俄將參加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局組織的火星探測活動。耗資約3億美元的“火星—96”國際合作專案的參與者除俄羅斯外,還有美國、德國等22個國家和歐洲航天局。11月16日發射後失控的俄羅斯“火星—96”探測飛船11月18日中午墜落在距南美洲西海岸1000公里的南太平洋海域裡。據澳大利亞緊急情況處理機構證實,探測飛船墜毀的方位是南緯31度、西經96度30分,在復活節島附近洋麵。墜毀時間是澳東部夏令時12時34分(格林尼治時間1時34分)。由於飛船上載有四塊核電池,共含有200克劇毒放射性元素鈽。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和東部兩州一區的政府的緊急情況處理機構處於最高度的戒備狀態,由澳國防軍防核輻射人員和核專家組成的宇宙殘骸緊急搜尋隊在悉尼集結待命,其首要任務是找到並回收飛船上的所有鈽電池。同時,澳國防軍各部隊也處於緊急待命狀態。此前,霍華德總理接到美國總統克林頓的緊急電話,被告知根據美國空間監測機構的測算,探測飛船重返地球大氣層後將有可能墜落在澳大利亞大陸的東北部地區。霍華德隨即舉行緊急新聞釋出會,將這一情況通告全國,告誡人們保持警惕。隨著墜毀時間的臨近,預計墜毀點逐漸移出澳大利亞國境,移向了南太平洋深處。澳舉國上下不禁鬆了一口氣。澳大利亞緊急情況處理機構領導人霍奇斯說,因為飛船墜毀在深海,所以收回它所攜帶的鈽電池的可能性極小。俄羅斯宇航機構說,這些電池是裝在加固的容器中的,可以保證在墜毀時不發生洩漏。美國空間指揮部的發言人說,每兩天就有一件人造天體從太空墜入大氣層,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生“宇宙垃圾”傷人或造成財產損失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