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著名醫學家班廷出生
在129年前的今天,1891年11月14日(農曆1891年10月13日),“世界糖尿病日”紀念加拿大醫學家班廷出生。弗雷德裡克·格蘭特·班廷爵士,KBE,MC,FRSC(SirFrederickGrantBanting,1891年11月14日-1941年2月21日)是加拿大一位有名的醫學家和諾貝爾獎得獎者。為紀念班廷的巨大貢獻,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糖尿病聯盟將班廷教授的生日——11月14日定為“世界糖尿病日”。班廷是在安大略省愛麗斯頓市(Alliston)出世。他在多倫多大學畢業後,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擔任加拿大軍醫療部隊成員。班廷曾在多倫多大學擔任著名的生理學家約翰·詹姆士·理察·麥克勞德(JohnJamesRickardMacleod)的研究助手,他和查爾斯·赫伯特·貝斯特(JohnJamesRickardMacleod)以及詹姆士·伯特倫·科利普(JamesBertramCollip)共同用狗來做胰腺試驗。他們發現當胰腺的胰島細胞中的分泌物不足時,就會導致糖尿病。他們從分泌物中分離出了一種物質,當給糖尿病患者使用這種物質後,他們的症狀就會消失。但當這種治療結束後,病症又會出現。他們把這種物質命名為胰島素。1922年,他們出版了《胰腺內分泌》並在書中給出了研究的細節。班廷和麥克勞德因為他們的研究而獲得了諾貝爾獎。班廷在1919年回國,在安省倫敦市開醫務所。他在1919年—1920年是多倫多病童醫院的醫生,同時他亦修讀整形外科。而且他在1920-21年擔任西安大略大學的整形外科的講師,還有在1921年—1922年是藥理學的教師。班廷於1922年獲得他的醫學學位和一面金牌。在1922年的夏天,班廷和他的助手研究糖尿病治療方法的時候,他們製成了一種可以控制血糖的注射藥物。這個藥物是今天的人造胰島素。在1922年前,糖尿病是一個無法醫治的疾病。就由這個突破性的醫學發明,班廷在1923年成為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得獎者。他把獲得的諾貝爾獎金的一半分給他的助手。英皇佐治五世在1935年頒發爵士領銜給班廷。雖然在1919年,加拿大人已經不可以領取英國的銜頭,但是在1935年的加拿大總理破例,讓班廷可以成為班廷爵士。班廷和貝斯特給14歲的小孩治療在1930年代,班廷對納粹德國的勢力開始關注。所以他開始了幾個軍事的科學研究。“G-suit”是班廷的一個軍事上的發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所有加拿大皇家空軍戰機機師都穿過他的發明。他還有參與有關生化武器的研究。在他生涯的高峰,班廷在1941年2月21日因飛機失事逝世。他乘坐的飛機是應該由紐芬蘭到英國。雖然他去英國的真正原因是一個謎,但是最有可能的原因是說服英國科學家去大量製造生化武器來抵抗納粹德國。班廷的遺體是埋葬在安省多倫多。現在西安大略大學的醫學部的教室是為他而名的。而且加拿大有兩間學校都是用他的名字。在2004年,在加拿大廣播公司舉辦的“最偉大的加拿大人”選舉當中,班廷排行第4名。班廷和胰島素的發現在過去,人們一談及糖尿病,就如同今日人們談及“愛滋病”,會談病變色,膽戰心驚。而當時醫生最先進的治療方法,就是控制飲食。成千上萬的患者,為了延長生命時間,而不得不依靠殘酷的慢性飢餓療法來苟延殘喘。直到20世紀20年代初,有一個年輕的加拿大外科醫生,勇敢地站出來,面對人類可怕的對手一一糖尿病,展開了一場英勇的戰鬥。歷盡艱辛,終獲成功。這位勇敢的先驅者就是費裡德里克·班廷。1891年11月14日班廷出生於加拿大的阿里斯頓。班延的母親在生他時留下了病根,一直臥床不起。母親的病痛在他幼小的心靈留下了深深的傷痕。他立志要成為一名出色的醫生,來醫治母親的病。最終在加拿大安大略省西醫學院當上丁一名年輕的教師。由於當時的醫學對胰臟瞭解很少,因此每當班廷對學生們講述胰臟和糖代謝的時候,總會感到焦慮。胰臟作為一種器官,兼有內外分泌兩種功能,它的外分泌物是胰液,含有分解各種營養物質的酶,如胰蛋白酶、胰脂肪酶、胰澱粉酶等:它的內分泌物是由島狀組成細胞(即胰島)所分泌的,這些胰島散佈於胰臟的外分泌組織中。班廷只知道胰臟與糖尿病有關,切除動物的胰臟會引發糖尿病昏迷等症狀,一兩週內動物必然死亡。他反覆思考: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糖份為什麼與眾不同,即不能轉變為身體需要的燃料而加以利用,使之變成熱能呢?某天夜裡,班廷一直在思考醫學文獻上記載的糖尿病與胰臟的作用存在著某些關係的問題,久久不能入眠。他推測在健全的胰腺中是否暗藏著某些特殊的物質,它能夠促進糖份的新陳代謝。一旦失去了這種物質,代謝作用就要受到阻礙。根據當時已有的知識,班廷瞭解到胰腺中的胰泡能夠分泌出一種消化酵素,它是人體中維持碳水化合物(糖份)正常代謝的物質:班廷還了解到胰臟記憶體在著一種被稱為蘭氏小島的細胞,在糖尿病發作以後,這種細胞就會發生萎縮。班廷在這些文獻的啟發下,好像悟出了一些道理:能不能將狗胰臟的導管扎住,使胰臟退化,這樣可以使胰島細胞不受消化液的影響,從而提取仍然健康的胰島細胞,來使已經全部切除了胰臟而得糖尿病後行將死亡的狗活下去呢?他立即在筆記本上記下了:“結紮狗胰管:6~8周待其退化;將剩餘部分取出進行提取。”這個新的設想讓他十分興奮,幾經周折,班廷找到多倫多大學生理系的麥克勞德教授,以求得這位有名的糖代謝權威的支援。經過多次努力,麥克勞德教授終於允許他在大學暑假期間來自己的實驗室工作兩個月,併為班廷提供了10條狗,其餘的材料自備。麥克勞德教授還給班廷找了一個名叫白斯特的學生做助手。在閱讀了大量有關糖尿病、胰臟以及知名研究者們如何想盡方法仍未能挽救糖尿病患者的書籍資料後。班廷開始了科學實驗。然而實驗的進展並不順利,僅在短短的兩週時間內,由麥克勞德教授提供的10條狗中就有7條在切除胰臟和結紮胰導管的手術中死亡,而且重新買進的狗也因感染或手術創傷等原因相繼死亡。一次一次的失敗,並沒有動搖班廷的信心,他和白斯特互相鼓勵,吸取失敗的教訓,決心從頭開始。經過不懈的努力,實驗終於有了重大的進展。他們在10條因手術而患上糖尿病的狗身上,共注射了75次以上的胰島提取液,終於發現有一條狗的血液含糖量有了明顯的下降,下降到了0.1。這個數字比一條健康狗血液中的含量多不了多少。在狗窩裡,一隻剛才分明還想喝水而抬不起頭來的狗,已經抬起頭,並坐了起來,1小時後,它竟站了起來。他們終於救活了一條狗,這使得兩位年輕人欣喜若狂。經過反覆實驗,班廷和白斯特終於發現胰島提取物具有維持糖尿病狗生命的作用,他們給它取名為“島素”。然而,為了維持1條狗的性命,卻用了5條狗的胰臟,這就等於殺死5條狗使1條狗活命,這太不合乎人情。那麼怎樣才能得到更多的島素而又不殺死狗呢?班廷想到了屠宰場。不久,他和白斯特從屠宰場帶回了9只牛的胰臟。決定從中提取可貴的島素。他們懂得,酸化酒精能抑制對島素有破壞作用的消化液,因此用酸化酒精來處理牛的胰臟,從而提取所需的島素。他們用從牛胰臟中提取的島素給第一條患糖尿病的狗注射後,狗的高血糖直線下降了。此後,他們的實驗的速度加快了,一切也變得順利起來。終於,他們決定把實驗從狗身上轉到人身上。可由誰來做第一次實驗呢?誰能擔保在人身做這一實驗沒有危險呢?最後,兩人同時在自己身上做了人體實驗,並證實了這種能救活狗的島素對人體無害。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將這種從動物胰臟中提取得到的島素用於糖尿病人身上,臨床試驗。班廷的第一位病人是他少年時代的摯友和醫學院唸書的同班同學吉爾克里斯特,他患了嚴重的糖尿病,他知道醫學界對糖尿病束手無策,只能採用飢餓療法。當吉爾克里斯特得知班廷需要——位病人作臨床試驗時,毅然來到了實驗室,讓班廷為他注射了島素,幾針下來,吉爾克里斯特感覺到自己的頭腦突然清醒了,兩條腿也不再沉重了。班廷成功了,他用自己的新方法醫治了第一位糖尿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