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1月26日發生的大事件

陸游逝世

在810年前的今天,1210年1月26日(農曆1209年12月29日),坎坷經歷,造就我國最高產詩人陸游逝世。陸游(北宋宣和七年十月十七-南宋嘉定二年十二月廿九,公元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務觀,號放翁,山陰(浙河紹興)人,南宋愛國詩人。陸游幼年時受到父輩的薰陶,懷報國之志。29歲時考中進土,因主張恢復中原,被秦檜罷黜。南宋孝宗時被起用。先後在王炎、范成大的幕中擔任軍職。他親至前沿視察,提出北伐之策等,均未被採納。又因故土沒有收復,遺民於水火之中,內心非常痛苦,經常“脫巾漉酒,柱笏看山”,又不諳官場的禮法,遂遭“不拘禮法,待酒頹放”的譏諷。因此,自號“放翁”。陸游紀念館寧宗時,韓奼胄邀他修二朝實錄,一度復出,並寫《南園記》,激勵韓奼胄繼承其祖父韓價遺志。韓奼胄團北伐失敗,被主和派殺死,陸游也遭到非議。斯時陸游已年逾八旬,貧病相煎,雖然屢受打擊,然愛國之心不衰。詩人八十四歲,離逝世只一年,又重遊沈園,懷念唐婉,真是至死不忘。《春遊》詩云:沈家園裡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也是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自知不久於人世,仍然念念不忘當日眷侶,這一夢長達五十年——半個世紀,雖然仍自感匆匆,卻贏得了天長地久,這正是詩人高尚的情操與崇高的精神境界。從那首膾炙人口的《釵頭鳳》詞、傳說中唐琬的唱和開始,加上他幾十年後陸續以沈園為題悼念唐琬的幾首詩,陸游用自己的一生寫下了一段流芳百世、悽婉感人的愛情悲劇。上陸游和唐婉的手跡陸游20歲與表妹唐琬成親,兩人婚後琴瑟和鳴但迫於母命分離,十年後的一個春天沈園再遇,陸游在粉牆上寫下了千古絕唱《釵頭鳳》,唐琬不久愁怨而死。此後,陸游獨經五十年風雨仍無法排遣心中眷戀,逝世前一年重遊沈園感嘆: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相思相思,此恨無解。1210年1月26日(宋嘉定二年十二月十九日,距今已809年),他懷著悲憤離開了人世,享年86歲。自言“六十年間萬首詩”,今尚存九千三百餘首。其中許多詩篇抒寫了抗金殺敵的豪情和對敵人、賣國賊的仇恨,風格雄奇奔放,沉鬱悲壯,洋溢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激情,在思想上、藝術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稱,不僅成為南宋一代詩壇領袖,而且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延伸閱讀:坎坷經歷,造就我國最高產詩人延伸閱讀:坎坷經歷,造就我國最高產詩人陸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南宋詩人、詞人。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12歲即能詩文,一生著作豐富,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等數十個文集存世,存詩9300多首,是我國現有存詩最多的詩人。陸游生活的時代,北方的少數民族政權金國頻頻向宋朝發動戰爭,積貧積弱的宋朝喪失了大量國土,被迫不斷向南遷移,人民生活在戰亂和動盪之中。少年時代的陸游就不得不隨著家人逃難,飽嘗流離失所的痛苦。陸游從小受到父親強烈愛國思想的薰陶,很早就養成了憂國憂民、渴望國家重建的品格。為了實現自己報效祖國的理想,他特別注意學習兵書。20歲時,他在一首詩中寫道,“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希望自己有一天能親臨戰場、殺敵報國。然而直到四十多歲時,他才有機會在軍中做一名軍官,實現了自己多年的願望。不到一年的軍中生活,在陸游的生活和創作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身著戎裝,來往於前線各地,抗敵將士的艱苦生活和愛國熱情,極大地開拓了他的詩歌境界,豪邁而悲壯也成為他一生詩歌創作的基調。陸游的詩歌不僅始終貫注著熾烈的愛國熱情,而且同情當時人民的疾苦。憂國和憂民的思想在他的作品裡交織在一起。他在《太息》、《秋獲歌》等詩篇裡,揭露了官僚和豪強對下層人民的剝削,同時又真切地寫出了下層人民勤勞、善良的優秀品質。除了詩歌作品,陸游還創作了許多優秀的散文作品。這些作品有的記生活瑣事,有的議論國計民生,有的敘述友人事蹟,但都貫穿以愛國情感,有很強的感染力。陸游一生飽經憂患,對普通人民所處的環境有充分的瞭解。他的作品在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廣度上,都達到了同代詩人難以企及的高度。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一生遭受了巨大的波折,他不但仕途坎坷,而且愛情生活也很不幸。宋高宗紹興十四年,二十歲的陸游和表妹唐婉結為伴侶。兩人從小青梅竹馬,婚後相敬如賓。然而,唐婉的才華橫溢與陸游的親密感情,引起了陸母的不滿,以至最後發展到強迫陸游和她離婚。陸游迫於母命,萬般無奈,便與唐婉忍痛分離。後來,陸游依母親的心意,另娶王氏為妻,唐婉也迫於父命嫁給同郡的趙士程。這一對年輕人的美滿婚姻就這樣被拆散了。十年後的一個春天,陸游滿懷憂鬱的心情獨自一人漫遊山陰城沈家花園。正當他獨坐獨飲,借酒澆愁之時,突然他意外地看見了唐婉及其改嫁後的丈夫趙士程。儘管這時他已與唐婉分離多年,但是內心裡對唐婉的感情並沒有完全擺脫。他想到,過去唐婉是自己的愛妻,而今已屬他人,好像禁宮中的楊柳,可望而不可及。想到這裡,悲痛之情頓時湧上心頭,他放下酒杯,正要抽身離去。不料這時唐婉徵得趙士程的同意,給他送來一杯酒,陸游看到唐婉這一舉動,體會到了她的深情,兩行熱淚悽然而下,一揚頭喝下了唐婉送來的這杯苦酒。然後在粉牆之上奮筆題下《釵頭鳳》這首千古絕唱。陸游具有多方面文學才能,尤以詩的成就為最。自言“六十年間萬首詩”,今尚存九千三百餘首。其中許多詩篇抒寫了抗金殺敵的豪情和對敵人、賣國賊的仇恨,風格雄奇奔放,沉鬱悲壯,洋溢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激情,在思想上、藝術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稱,不僅成為南宋一代詩壇領袖,而且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詞作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和詩同樣貫穿了氣吞殘虜的愛國主義精神。陸游的著作有《放翁詞》一卷,《渭南詞》二卷。《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存詞130餘首。他的名句“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等一直被人民廣為傳誦。他的詩歌藝術創作,繼承了屈原、陶淵明、杜甫、蘇軾等人的優良傳統,是我國文化史上一位具有深遠影響的卓越詩人。陸游豐富的創作實踐對他以後的宋代文壇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但更為顯著的,還在於他強烈執著的愛國主義精神方面。他的詩文作品,對遭受異族壓迫的人民是莫大的精神鼓舞。每當民族的生死存亡關頭,人們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這位在自己85歲的生命歷程中深切關注祖國命運的詩人。八百多年來,蜀州人民懷念偉大的愛國詩人,人們扶老攜幼,不遠千百里前來瞻仰、憑弔陸游。罨花池是陸游生活過的地方,這裡的水榭樓臺、林木花草,都篆刻下偉大詩人憂國憂民的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