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著名學者國學大師曾仕強去世
2018年11月11日(農曆2018年10月4日),臺灣著名學者國學大師曾仕強去世。曾仕強享有“中國式管理之父”尊譽,他一生致力於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著有《易經的奧秘》《中國式管理》《胡雪巖的啟示》等。2018年11月11日,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大師,全球華人中國式管理第一人——曾仕強老師在臺灣三軍總醫院去世,享年84歲。聯想起前段時間相繼逝去的師勝傑、金庸、李敖、藍潔瑛、李詠、單田芳、臧天朔、常寶華等人,令人不禁感嘆,2018年真是文化界之殤。曾仕強曾仕強出生於福建,成長在臺灣。父親是漳州華安一中的首任校長,由於父親去廈門工作,曾仕強隨從父親前往廈門讀中學,上世紀五十年代隨家人前往臺灣。受父親的薰陶,曾仕強自幼深諳中國傳統文化,並對其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和深刻的理解。在臺灣讀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之後又留學海外獲得美國杜魯門大學行政管理碩士、英國牛津大學管理哲學榮譽博士、英國萊斯特大學管理哲學博士成為中國第一個把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管理學相結合,衍生出中國式管理的國學大師!曾仕強曾仕強畢生都致力於國學,管理和教育三件事。國學是他的根本,是他看懂中國人和傳統文化的底子,是他身為中國人的烙印;管理學是他的延伸和所長,中國傳統文化最大的弊端是多為形而上,難以愚教於人,寓教於樂,在現代人的企業管理和公司領導中,很難有所施展,常常淪為空談和陳詞濫調,容易理想化而被現代化競爭而淘汰。在接受西方程式化,標準化的管理教育之後,曾仕強利用自己強大的洞察力和領悟力,開創了中國式管理!他實際使用西方的管理工具和現代化管理經驗來重新解構了傳統文化和歷史長河中的人和事,用西方的管理理念來解讀中國的市場和人性文化。這種解讀傳統經典的方法,讓經典重生,緊隨時代潮流,掀起了一輪新的國學熱!曾仕強2009年曾仕強登上百家講壇,成為第一個登上央視節目的臺灣國學大師。在百家講壇他主要講了《易經的奧秘》和《胡雪巖啟示》。節目播出後深受國人的喜歡,這是國人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瞭解曾仕強。他講道:“人生只做三件事,知道此生為何而來,這是目標,知道如何完成,這是方法,知道如何做得更好,這是改善。三件事聽起來簡單,真正做起來並不那麼容易,需要付出一生的時間和精力。”曾仕強除此之外曾仕強在學成歸來之後,一直活躍在海峽兩岸,為各個大學和企業講國學和管理學,筆耕不輟,出版了系統的中國式管理學套書。20年來廣泛遊走各大高校傳授中國傳統文化,講解中國式管理,無數大學生和企業家深受啟發。曾仕強1990年4月2日中國決策科學研究會張順江教授邀請曾仕強教授首次來大陸講學。2010年8月7日,8日,曾仕強教授大陸講學20週年慶典——大道易行國學高峰論壇上,曾教授與錢文忠教授同臺演講,曾教授高度評價錢文忠教授為:現代的未來之星!錢文忠教授盛讚曾教授是:這個時代的天人之師!錢文忠也曾在百家講壇上講過《大學》,是北大名師季羨林的學生。在這次大道易行國學論壇上,錢文忠教授對於曾仕強給予了高度評價,簡直是崇拜之至!我們都知道,錢文忠已經是內地國學的泰山北斗了!在這次論壇上兩個傳統文化的擁護者,國學泰斗懷著知識分子的家國情懷對中國社會和國家的當下與未來進行了深刻的分析與前瞻!曾教授生前擔任臺灣智慧大學校長,臺灣交通大學教授,臺灣師範大學教授,兼任中國統一促進會理事長和中國文化藝術協會會長。對海峽兩岸的文化教育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曾仕強中國式管理的提出為中國企業的發展和管理指明瞭一條特色的道路,避免中國管理的全盤西化,讓管理具備科學性和本地化,雖然中國企業的管理仍然落後於西方,但隨著時代發展,曾仕強的理念一定會愈加深入人心。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其思想性,哲學性依舊具備著巨大的優勢。看待傳統文化不能用老眼光,必須具備現代化的解讀,而曾仕強就是這方面的開拓者,西學東用,造福華人。2018年是中國傳統文化之殤,優秀的民間藝術家相繼離開我們,帶走了童年的一份記憶;李敖、金庸和曾仕強的去世,也讓人不禁感慨,這逝去或許的一個時代,那些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財富的老人,正在離我們遠去!可愛又慈祥的曾仕強老師,一路走好!曾仕強“中國式管理學之父”曾仕強20句經典語錄1.西方人講能力,中國人不講能力。我們講本事不講能力。有能力沒有本事的人遲早是個問題人物。什麼叫本事?有能力還要加上受到大家的歡迎才叫本事。有能力到處標新立異,處處讓人家看不順眼,這個人遲早是個闖禍的人。有能力還要尊重別人,讓別人有面子,他就會支援你。2.組織的必要是因為個人能力有限,組織的目的就是要團結一致,是為了合理分工;當你自己可以全盤控制的時候,你就不需要增加層級。3.學來的本領,誰都偷不走。4.人只有替自己做事才會效率很高的,替別人做事才會拖拖拉拉。組織如果能把團體弄得象一個人一樣,效率就高了。5.本錢沒有問題,技術沒有問題,市場沒有問題,什麼都沒有問題,就是人的問題,一切都是人的問題。你把人搞好了,你什麼事都可以做;你人搞不好,你遲早要出問題。6.老闆做好人,幹部做壞人,才是良好的配合。7.有本事來拿,拿不到怪自己,是激勵的基本原則。8.使人敬畏,全在自立自強,不在裝模做樣。9.成功之道就是:你自己少講,讓別人講。10.我們不是被事情所困惑,我們是被我們自己對事情的看法所困惑。11.發展事業本身並沒有什麼目的,必須在經營事業的過程中,完成修、齊、治、平的人生使命,立業才有價值。12.計劃的目的,在肯定今後幾年,如何安人?13.只有組織成員各守其分,大家才能和合為一,產生強大組織力。14.安人就是把部份和在一起,合成一個整體,並且促使整體大於部份,和透過已安和人安增進和諧的效果。15.中國人擅長把二看成三,以二合一來代替二選一。16.持經達變是最有效的管理方式,有原則,卻必須因人、因時、因事、因地而應變,以求制宜。17.美國式管理的哲學基礎是個人主義,日本式管理的哲學基礎是集體主義,中國式管理則是我們常用的互動主義。18.中國式管理具有三大主軸,那就是以人為主,因道結合,以及依理應變。19.中國人相信事在人為,所有的事都是人做出來的,所以管理應該以人為主。20.若非理念相同,很不容易做到以人為主而又能夠密切配合,把工作做好。中國式管理首重道不同,不相為謀,力求因道結合,彼此志同道合,理念相同,更中能夠同心協力。曾仕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