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現白色馬鹿
2017年10月25日(農曆2017年9月6日),我國首現罕見白色馬鹿。“白鹿”自古被視為一種祥瑞。都說物以稀為貴,近日,有生態管護員在青海拍攝到了4只全身雪白的野生馬鹿。據瞭解,這應該是我國首次記錄到野生的白色型馬鹿個體。專家稱,白鹿之所以罕見,除了需要基因突變外,還因為喪失保護色而容易被天敵發現捕獲。據介紹,2017年10月25日下午,囊謙縣生態管護員才仁丁增在巡山時,發現了這4只通體白色的馬鹿,在深灰色的鹿群中格外引人注目。據悉,馬鹿在北美和歐洲都有白色型的記錄,在紐西蘭也飼養著一些白色型個體,但野生的十分罕見,此前國內一直沒有拍攝記錄,這次發現具有較高的科學和文化價值。北大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羅述金介紹說,哺乳動物的毛髮顏色通常由兩種黑色素構成,其中一種黑色素能讓毛髮變黑,另一種黑色素則令毛髮發棕、發黃,而白色型馬鹿是其體內掌管黑色素的基因發生突變的結果。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白色馬鹿之所以少見,主要是基因突變的機率本身就很低,再加上如果產生的是不利於生物生存的突變,就很容易被自然選擇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