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魯特發生大爆炸 美法駐軍傷亡嚴重
在37年前的今天,1983年10月23日(農曆1983年9月18日),貝魯特發生大爆炸美法駐軍傷亡嚴重。1983年10月23日清晨,貝魯特發生兩起爆炸事件,炸燬多國部隊中的美法兩國軍隊佔用的大樓,炸死至少100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和法國士兵。清晨6點,一輛滿載炸藥的卡車衝過路障,撞在美國官兵熟睡的大樓上。美軍在貝魯特機場的司令部的一所4層樓房被炸燬。從瓦礫中已找出76名美海軍陸戰隊員的屍體。另外還有115人受傷,幾十人下落不明。爆炸後所造成的彈坑有大約10米深。法軍司令部的9層大樓也遭到爆炸,20名法國士兵被炸死,3名士兵受傷,另有大約85人仍被埋在被炸燬的大樓瓦礫中。救援人員的救援行動,因有人向陸戰隊營區放冷槍,而受到妨礙。10月23日,黎巴嫩國際機場美國海軍陸戰隊總部被炸事件在美國引起了極大的震動。事件發生後,里根總統提前結束週末假期,趕回白宮。里根整天主持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聽取有關這一事件的彙報並研究對策。國務卿舒爾茨已決定推遲原定對薩爾瓦多和巴西的訪問。國防部長溫伯格在電視中說,美國海軍陸戰隊“不能輕易離開”黎巴嫩,因為這個地區對美國和整個西方是“極端重要的”。由於在黎巴嫩的海軍陸戰隊已損失了10%,替補人員已奉命開赴貝魯特。10月23日,貝魯特大爆炸事件震動整個了法國。法國總統密特朗在爆炸事件發生的當天晚上同美國總統里根通了電話,並在深夜離開巴黎前往貝魯特。密特朗總統抵達貝魯特之後立刻到法軍司令部,會見了已先抵貝魯特的法國國防部長埃爾尼和三軍參謀長拉卡茲,密特朗到發生爆炸事件的現場視察,並同黎巴嫩總統傑馬耶勒舉行了會談。黎巴嫩總統傑馬耶勒10月23日下午召開內閣特別會議,研究由此造成的局勢。傑馬耶勒譴責這種“醜惡的罪行”,強調“不管有多大的障礙和需要付出多麼昂貴的代價”,黎巴嫩決心繼續全國和解對話的程序。瓦贊總理說:“每當我們朝著拯救國家前進一步的時候,邪惡的浪潮就把我們往後推。”阿薩德議長譴責爆炸事件是“最野蠻和最膽怯的行為”。中東地區對貝魯特爆炸事件反應不一,一些國家和組織譴責這一事件。有的要求多國部隊撤出黎巴嫩。自從貝魯特大爆炸慘案以來,美國領導人一再揚言,一旦查出爆炸的製造者,美國將採取報復性的措施。同時,據美國報紙披露,美國正在考慮對黎巴嫩的親伊朗勢力控制的火箭發射場採取“預防性的軍事行動”。據說美國擔心這些新運進的火箭武器可能被用來進攻美國駐貝魯特的海軍陸戰隊。美國正在向地中海黎巴嫩沿岸頻繁調遣艦隻,“肯尼迪”號和“獨立”號航空母艦正在駛往黎巴嫩近海,在未來幾天內,美國在那裡的艦隻將從現在的12艘增加到30艘,其中航空母艦從現在的1艘增加到3艘,飛機增至300架。11月6日晚,當記者問美國國防部長溫伯格,美國是否會在黎巴嫩採取軍事行動時,他既不否定也不肯定,只說軍艦的調動是“例行的輪換”。11月17日,法國“超級軍旗”飛機轟炸了黎巴嫩貝卡谷地。自發生大爆炸後,法國總統密特朗立即要求國防部研究可能對肇事者進行報復。幾天之後,法國情報機構已經掌握了參加或制定爆炸事件的6名伊朗行動者的姓名。於是,密特朗多次強調,法國將對肇事者進行“懲罰”。這次對貝卡谷地的轟炸是法國最高一級領導人決定的。當有訊息說,在貝魯特的多國部隊中法國部隊將遭到正在準備的新的襲擊時,法國馬上出動飛機行動。“超級軍旗”飛機所選擇的軍事目標是由巴黎政治負責人確定的。執行這次空襲任務的是在“克萊蒙梭”號航空母艦上的法國海軍准將克洛茨。當時,國防部長埃爾尼在三軍參謀長拉卡茲將軍的陪同下在三軍作戰中心一直密切注視著“超級軍旗”的進展情況。轟炸之後,法國偵察飛機在遭受法軍襲擊的地方進行了飛行和拍照,以示報復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