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首次在太陽系內發現系外天體“奧陌陌”
2017年10月19日(農曆2017年8月30日),人類首次在太陽系內發現系外天體“奧陌陌”。“天外來客”奧陌陌奧陌陌(Oumuamua),小行星名,(2018年自然雜誌刊登一研究表明oumuamua其實是彗星)在夏威夷語中意為“遠方的信使”。2017年10月19日,被科學家們發現。Oumuamua直徑在百米級,以每秒26公里左右的速度從天琴座方向衝進太陽系,近乎與黃道面垂直。呈現一個雪茄狀,大約長400米,寬40米,顏色偏紅,具有固態表面,但是不能區分或岩石或金屬構成。是人類首次在太陽系內發現系外天體。2017年11月6日,被國際天文聯合會命名為1I/?Oumuamua。系外天體"奧陌陌"作為人類在太陽系中見過的第一個星際物體,它引發了很多猜想。2018年11月,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稱,一些研究者認為這個從外太空以第三宇宙速度衝入太陽系的神秘物體以可能是一個巨大的外星太陽帆,用於尋找生命跡象。來自哈佛史密森尼天體物理中心(CfA)的天文學家分析了該物體奇怪的雪茄形狀,並注意到了這個神秘物體透過內太陽系時出現了意外的速度提升和軌跡變化。他們給出的結論,這顆奇怪的小行星“可能是人造血統的飛行物”。研究人員指出,這個神秘物體在太陽系內的奇怪加速可能是太陽輻射推動巨型太陽帆的結果。他們認為,只需要0.3-0.9毫米的太陽帆足以讓一片固體材料在整個銀河系中度過難關。他們表示,一種更令人擔憂的情境是:Oumuamua可能是一個由外星文明有意向地球附近傳送的完全可操作的探測器。他們也提出了別的看法,比如這個沒有發出任何訊號的不明物體實際上可能是一個“外星人的沉船”,是一個從星際空間漂浮到太陽系中的人造遺物。研究人員認為,這個機會為太空考古學的新前沿奠定了潛在的基礎,即研究過去太空文明的遺物。尋找人工來源的太空垃圾將成為這一學科的關鍵證據,這將為一直困擾人類的古老問題“我們在宇宙中是孤獨的嗎”提供肯定的答案。這將對我們的文化產生巨大影響,併為人類活動的重要性增添新的宇宙觀點。事實上,自從天文望遠鏡發現了Oumuamua之後,這就成為了天文學上的一個難題,剛開始,天文學家們連為這位星際客人下定義都糾纏不清,一些學者認為它是彗星,另一些學者認為它是小行星。歐洲航天局(ESA)空間態勢感知近地天體協調中心的MarcoMicheli說,我們對Oumuamua位置的高精度測量結果顯示,除了太陽和行星的引力之外,還有一些影響其運動的東西。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近地天體研究中心的DavideFarnocchia表示,對於Oumuamua微妙的速度提升,這種額外的微妙力量可能是由從其表面排出的氣態物質射流引起的,這種同樣的釋放氣體過程影響了我們太陽系中許多彗星的運動。作為第一類新發現的天體,科學家們很難得出一般性結論。但無論它是什麼,天文學家們對它的研究越深入,發掘出的答案就會越精彩。按照科學家們的預計,再過四年,透過海王星的軌道飛回宇宙空間,或許不久後,就會有下一個這樣的星際物體抵達太陽系,提供更多的樣本給天文學家們展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