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與烏干達建交
在58年前的今天,1962年10月18日(農曆1962年9月20日),我國與烏干達建立外交關係。烏干達的古盧市一派靜謐。烏干達,全稱烏干達共和國。位於非洲東部、地跨赤道的內陸國。面積241038平方公里。人口1930萬(1995)。分屬巴幹達、阿喬利等33個部族。斯瓦希里語為國語,官方語言為英語。居民多信奉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分別為33%和36%,傳統宗教佔20%,餘為伊斯蘭教和東正教。首都坎帕拉。主要礦藏有銅、錫、鎢、綠柱石、鐵、金、石棉、石灰石和磷酸鹽等。水力和漁業資源豐富,維多利亞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產地之一。森林面積6129平方公里。農業是經濟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其產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70%。糧食自給有餘。主要農作物有小米、木薯、玉米、高粱、水稻、咖啡、棉花、菸草、茶葉等。工業較落後,主要為農產品加工、製糖、紡織、捲菸、水泥等。屬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1995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82美元。主要出口咖啡、棉花和茶葉,進口石油產品、食品、日用品、機械裝置。公元1000年時烏干達地區就建立了王國。13世紀起其他地區也陸續形成一些王國。19世紀中葉烏干達王國成為東非最強盛的國家。1850年後英、法、德相繼入侵。1894年6月淪為英保護國。1962年10月9日宣佈獨立(獨立日即國慶日),仍留在英聯邦內。1963年10月取消英派駐烏的總督。1967年廢除封建王國和國王,建立烏干達共和國。1962年10月18日同中國建交。首都市中心,烏干達首都坎帕拉市中心,高樓平地而起,成為城市亮麗風景坎帕拉街景,坎帕拉部分道路仍路況落後,人與車擁擠,建築盡顯破敗。坎帕拉郊區,烏干達首都坎帕拉郊區,在一片粉紅點綴下,平添幾絲靈動。在烏干達達利拉市,腳踏車仍然是人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上樹獅子,伊麗莎白女王公園中爬上樹小憩的獅子,在酣睡之餘仍顯傲慢。卡達姆山,烏干達的卡達姆山與天際相接。在戶外的孩子們也開始練習“頭頂功”。香蕉酒,烏干達的香蕉酒令人心醉。學生們在教室裡相互交流。踢球,烏干達小夥從小就酷愛踢球。烏干達街道上一則在汽車上的手機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