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車環球第一人潘德明逝世
在44年前的今天,1976年10月18日(農曆1976年閏8月25日),中國旅行家潘德明逝世。世界上第一個以自己的體力完成環遊地球一週的人是誰?他就是潘德明。1930年夏,年僅22歲的他,隨中國青年亞細亞步行團從上海出發,而後隻身徒步和騎腳踏車周遊世界,歷經七載,經越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受到印度甘地和尼赫魯、“土耳其之父”凱末爾、英國首相麥克唐納、美國總統羅斯福等國家元首和世界文壇大文豪泰戈爾等的接見和招待,壯麗的業績為世人所驚歎。潘德明出生在浙江的湖州城內,從小他就受玄奘萬里取經故事的影響,他經常環城長跑,爬山登高,使自己的身體能適應將來的長途旅行;他又開始閱讀有關中外地理和旅遊探險的書籍,為遠大的理想積累有用的知識。潘德明和他的《名人留墨集》22歲的時候潘德明透過一個偶然的機會參加了“亞細亞步行團”開始了自己的徒步旅行,當步行團來到越南海防時,由於實在忍受不了旅途的艱苦8人之團只剩下了3個人,而當走到清化時,因意見分歧,對前途信心不足,另2人也離去,全團竟只剩下最後一個加入該團的潘德明瞭!是退,還是進?潘德明勇敢的選擇了後者。而且他根據已征服的路途,決定改變初衷,超越亞洲,走向世界,以更大的“環球一圈”來實現步行團的宣言。為了能實現目標,他在西貢買了一輛腳踏車,從此就採取了以腳踏車和徒步相結合的旅行方式。在路上,他還自制了一本《名人留墨集》,以備沿途各國各界的名流、團體題詞,作為他環球旅行的珍貴紀念。潘德明從越南出發途徑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埃及、希臘,在遊遍了歐洲16個國家,然後從英國出發到達美國,再由美國到澳大利亞,最後經印度尼西亞到達新加坡。潘德明歷盡千辛萬苦,延續七載,行程數萬裡,經過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環球旅行正式結束。七年的世界之行,其艱難困苦的程度是可以想象的;酷暑嚴寒、水土不服、疲勞過度、經濟拮据,更加上還有來自自然和人為的各種各樣的危險。但另一方面,潘德明也得到了周遊世界的巨大收穫;他得以飽覽了沿途各國的奇情勝景,受到了各國人民,尤其是海外華僑的熱烈歡迎,並且還獲得了許多國家名人政要的禮遇。這些名人政要有印度聖雄甘地、詩哲泰戈爾、美國總統羅斯福、土耳其之父凱末爾、瑞典大探險家斯文赫定、新加坡鉅商胡文虎,還有英國首相、希臘首相、法國總統、瑞士總統、挪威國王、保加利亞國王、澳大利亞總統等許許多多人,他們親自接見,或予勉勵,或給題辭,或贈財禮。在美國,第32任總統羅斯福親自接見潘德明,並贈送他一枚金牌。羅斯福對潘德明震動世界的奮鬥精神予以高度的評價和熱情的鼓勵。他對潘德明說:“這是美國人民贈送你的,你應該享有榮譽,榮譽永遠屬於有奮鬥精神的人。旅行家先生,希望你在今後的旅途中再勇敢些。”1976年10月18日,這位30年代蜚聲世界的大旅行家,他風聞“四人幫”倒臺,大喜過望,因多喝了幾杯酒突發心肌梗塞而辭世,終年68歲。英雄旅行家——潘德明潘德明(左二)環遊世界前與團員合影1931年4月,潘德明由4位印度童子軍陪同拜見了泰戈爾潘德明與團友越南合影赴美期間,潘德明在紐約帝國大廈頂層留影1932年6月,潘德明到達埃及,他在胡夫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前留影潘德明在南太平洋島國與當地人合影潘德明拍攝的紐約時代廣場潘蘅生連環畫作品中的父親潘德明抵達巴黎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