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三代導演謝晉去世
2008年10月18日(農曆2008年9月20日),中國第三代導演謝晉去世。2008年10月18日,中國著名導演謝晉在浙江上虞去世。謝晉是上影集團的著名導演,生於1923年,浙江上虞市人,主要代表作有《女籃5號》、《紅色娘子軍》、《牧馬人》、《天雲山傳奇》、《鴉片戰爭》、《芙蓉鎮》等。圖為2006年謝晉在上海出席第九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式。謝晉與李翰祥劉曉慶在中國內地電影史中,作為第三代電影導演,他是其中無可辯駁的標杆者。自從一九五三年拍攝電影以來,他拍攝的諸如《女籃五號》、《紅色娘子軍》、《天雲山傳奇》、《高山下的花環》、《芙蓉鎮》等三十五部影片,幾乎都無一例外地成為了經典。所以在二00五年的時候,恰逢中國電影百年,謝老八十二歲能夠入選“中國電影百年名人堂”的確是眾望所歸。實際上,謝晉幾乎可謂是戰鬥到“最後一刻”,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副會長、上海影協主席張建亞透露,零八年六月在北京見到謝老時,他說手頭在做幾個劇本,他至少還要拍三部電影,其中一部是講述上海幾十年歷史變遷的作品。創作欲不減當年的謝晉還向張建亞推薦了好幾本小說。而他對後進的提攜,更是有口皆碑,劉曉慶、姜文、潘虹、趙薇……這些響噹噹的明星,都曾在他的指點與提攜下,進入到了中國電影的一線。電影評論家賈磊磊所說的:“他鮮明的個人美學風格和強大的敘事能力值得今天的電影導演學習。”,這可能便是謝晉的精神價值和藝術遺產。綜觀謝老的電影沒有天花亂墜的特技製作,也沒有緊張激烈的搏鬥場面,只是娓娓道來的故事,卻成為一個時代的經典,也正是因為了電影中主人公經典的形象才漸漸熟知背後演員的事情,這才是電影最成功的境界。反觀現在的電影未拍先炒,似乎只能靠明星身上那點噱頭才能作為電影成功賣座的砝碼,而且一味的要求能夠拿到國際大獎才是真的成功,而且這種趨勢愈演愈烈。有評論認為,謝老的離世,讓已經浮躁的中國電影雪上加霜,或許也該是中國導演進行反思的時候了。令人唏噓的是,在短短不到六十天的時間內,謝晉、謝衍導演父子相繼離世。年僅五十九歲的謝衍因肺癌病逝,上演了“白髮人送黑髮人”慘劇,謝老因此曾備受打擊,但他對朋友表示自己會站起來。中國廣電總局電影局副局長張宏森表示,謝晉作為中國最好的電影藝術家,將會被永遠記住,而大家能夠做的對他最好的紀念則是把他對電影的熱誠發揚光大,用自己的行動去完成謝導未完成的電影夙願。電影史謝晉堪稱新中國電影史上最重要的導演,從1948年到2003年,共執導了36部影片,其作品以現實主義見長,擅長把人物命運同社會環境有機地結合起來,注重人物感情的抒寫和人物性格的刻畫。1957年,謝晉完成了他的成名作《女籃五號》,這也是中國第一部彩色體育故事片。1960年拍攝的電影《紅色娘子軍》是謝晉從影前期的重要作品之一,影片描寫30年代海南地區一個苦大仇深的女奴吳瓊花成長為無產階級戰士的戰鬥歷程。該片獲得1962年首屆電影百花獎的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等4項獎。隨後,謝晉拍攝了以越劇女演員群體為主角的影片《舞臺姐妹》,影片鄉土氣息濃郁,於1980年獲英國電影學會年度獎。1980年公映後產生強烈的反響的電影《天雲山傳奇》是謝晉的一部力作,講述了上世紀50年代中葉到1979年這個漫長的歷史背景中,三個女主人公的不同遭遇、不同性格以及他們之間不同命運的矛盾衝突,該片獲得1980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首屆電影金雞獎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4項獎,第四屆百花獎的最佳影片獎。1981年,謝晉拍攝了電影《牧馬人》,該片獲得1982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第六屆百花獎最佳影片獎。謝晉於1984年拍攝的電影《高山下的花環》獲得1984年文化部優秀影片一等獎,第八屆百花獎最佳影片獎。1987年,謝晉又拍出另一部重要作品《芙蓉鎮》,影片反映了中國六、七十年代政治運動下湘西農村婦女胡玉音的坎坷而悲慘的命運,該片於1987年獲第十屆電影百花獎和第七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1997年,謝晉又在中國影壇書寫了創新的一筆,他以民間集資的方式籌資1億元人民幣拍攝了歷史題材巨片《鴉片戰爭》。影片既創下當時中國國內電影投資的紀錄,也創下了國產片在國內的票房紀錄。該片後來獲第十七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美洲特別大獎”。清華大學教授尹鴻在聽聞謝晉辭世訊息後深表震驚,他說:“謝晉是中國第三代導演的傑出代表,其導演生涯跨度很長,並一直保持跟時代的同步性。從早期的《紅色娘子軍》,到改革開放後的《天雲山傳奇》《牧馬人》……他是一個在不同時代都能影響電影主流,並代表中國電影文化最高成就的導演。謝晉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用大眾化的電影敘述方式,創造了很多經典的電影作品。”北京大學副教授陸紹陽說:“謝老五十年來,一直站在時代的最前列,代表著中國電影的最高成就。他有一個特點,就是總能最及時、最大膽地捕捉時代、國家的脈搏,體現人民的心聲,因此深受人民的喜愛。”從影六十年,謝晉導演的許多影片曾頻頻在國際、國內獲獎,他也是目前中國獲獎最多的電影導演,但在收穫鮮花和殊榮同時,謝晉生前卻說:“在經歷了那麼多風雨後,我不在乎獲獎。我在乎片子是否能留存下去。因為,最後的審片者是歷史、時間、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