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10月13日發生的大事件

我國與蒲隆地恢復外交關係

在49年前的今天,1971年10月13日(農曆1971年8月25日),我國與蒲隆地恢復外交關係。蒲隆地,全稱蒲隆地共和國。舊稱烏隆迪。位於非洲中東部赤道南側的內陸國。面積27834平方公里。人口562萬(1991)。由胡圖、圖西和特瓦三個部族組成。官方語言為基隆迪語和法語。居民中65%信奉天主教,10%信奉基督教新教,餘為信奉伊斯蘭教、原始宗教等。首都布瓊布拉。礦藏主要有鎳、泥炭、鈰、鉭、錫等。森林覆蓋率為國土的3%。經濟以農牧業為主,90%以上的人口從事農牧業。主要農作物有玉米、高粱、稻米、木薯、咖啡、茶葉和棉花等。工業多為農產品加工、紡織、捲菸和發電等。是聯合國宣佈的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1990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10美元。出口咖啡、茶葉和棉花,進口工業原料、機器裝置和消費品。17世紀前,以放牧為生的圖西人到此建立了封建王國。1890年淪為“德屬東非”的一部分。1922年成為比利時委任統治地。1946年改為比利時託管地。1962年7月1日宣告獨立(現為國慶日),實行君主立憲制,稱蒲隆地王國。1966年國王被廢黜,成立蒲隆地共和國。1976年11月和1987年9月分別建立第二和第三共和國。1992年透過新憲法,實行多黨制。1963年12月21日同中國建交,1965年1月29日布宣佈暫時中止兩國外交關係,1971年10月13日兩國復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