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高效能運算機晶片“龍芯”問世
2001年10月13日(農曆2001年8月27日),我國高效能運算機晶片“龍芯”問世。2001年10月13日,我國第一款通用式計算機中央處理器(CPU)———“龍芯”問世。專家指出,“龍芯”的效能雖只與國際晶片業老大英特爾的奔騰II相當,但由於我國擁有完全的智慧財產權,所以對自主發展資訊科技產業和國家安全具有重大意義。CPU是計算機系統中的“心臟”。我國市場上的電腦,無論品牌為何,CPU均來自境外,因而長期被稱為“無芯”。在此前由中國科學院舉行的鑑定會上,專家認為,“龍芯”在CPU體系結構設計技術方面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和國際先進水平,在動態流水線的具體實現技術和硬體對系統安全性的支援方面有重要創新。中國科學院計算所所長李國傑院士介紹說,“龍芯”晶片含有600多萬個電晶體,可執行250多條指令,採用了當代CPU製造的絕大部分先進技術,可執行Linux等主流作業系統和多種相容的實用軟體,可以抗禦一大類緩衝區溢位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