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10月12日發生的大事件

邱少雲光榮犧牲

在68年前的今天,1952年10月12日(農曆1952年8月24日),邱少雲犧牲違背生理學?質疑聲音重重。邱少雲邱少雲(1926~1952年10月12日),出生在四川省銅梁縣關建鄉邱家灣的一個農民家裡。1944年,他18歲時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1950年夏天,美帝國主義發動侵朝戰爭,並轟炸了我國北方領土,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邱少雲和戰友們肩負著黨和祖國人民的重託,於1951年3月25日來到朝鮮戰場。他懷著對美國侵略者的刻骨仇恨,英勇頑強地打擊敵人。第二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一階段全線性戰術反擊作戰開始,邱少雲所在的部隊接受了攻佔391高地的任務。391高地位於鐵源東北十餘公里處,山勢險要,有一個加強連駐守,它是敵人安插在我軍前沿陣地的一個“釘子”。拔掉這個“釘子”,不僅可以改善我軍防禦態勢,而且可以對敵人構成威脅。從我軍陣地到391高地,中間有三千米寬的開闊地。為了縮短衝擊距離,使戰鬥具有突然性,減少傷亡,在發起攻擊的頭天夜裡,邱少雲和500多位戰友就潛伏在距敵只有60多米的草叢裡。10月12日上午,突然飛來了4架敵機,在潛伏區扔下了幾顆燃燒彈,有一顆落在離邱少雲兩米遠的地方,四散飛迸的汽油燃燒液,濺在他的左腿上。轉眼間,他腿上插的偽裝燒著了,火苗騰騰地往上冒。邱少雲身後有一條水溝,只要他滾到水溝裡,就可以把火撲滅。但是這樣一來,就會被敵人發覺。出發前,邱少雲在決心書上這樣寫著:“潛伏成功就是勝利,就是子彈打在身上,也不動一動。”因此,儘管烈火在身上熊熊燃燒,他仍像一塊巨石臥在那裡,紋絲不動,直到犧牲。下午5時多,我軍發起衝擊,僅20分鐘就攻佔了391高地,全殲守敵。為了紀念英雄,學習邱少雲的共產主義精神,在391高地雄偉山峰的石壁上,刻上了一行鮮豔奪目的紅漆大字:“為整體、為勝利而自我犧牲的偉大戰士邱少雲同志永垂不朽!”這雄偉的山峰石壁和鮮豔的紅漆大字是中朝兩國人民團結戰鬥的歷史豐碑。延伸閱讀:邱少雲犧牲違背生理學?延伸閱讀:邱少雲犧牲違背生理學?抗美援朝戰爭中,湧現了不少頂天立地的志願軍英雄,邱少雲就是這樣一位令人敬仰的英雄,但近來時有質疑英雄真實性的聲音傳出,稱火燒邱少雲違背生理學。《解放軍報》近日刊文談怎樣上好黨史軍史課,對於邱少雲違背生理學,有軍校生也相信這一觀點。有教員表示,邱少雲違背生理學這類不值一駁的歷史類謠言,一些學員卻辨不清真偽。邱少雲當年的排長目睹了邱少雲犧牲經過,他講述了邱少雲被燒死的整個過程,邱少雲犧牲是真實的。軍校學生稱邱少雲犧牲違背生理學排長親述火燒過程邱少雲違背生理學,這種早有定論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秒變”成熱點敏感點,在如今的黨史軍史課中已經成為常態。在一些教員看來,這使得上黨史軍史課多少有點“步步驚心”的感覺。一位教員談了這樣一段親身經歷:課間休息時,一位學員走到面前說:“您難道不看微博嗎?您剛才講的邱少雲事蹟違背生理學常識,根本不可能!”這位教員感慨道:“圍繞黨史軍史的各種奇談怪論層出不窮、泥沙俱下,無時不在影響著我們的學員。教員既不能理想化地把他們想象成一張白紙,也不能把課堂當成一個無菌實驗室。對問題視而不見、照本宣科,那就跟掩耳盜鈴差不多了。”據邱少雲當年的排長講述,進入朝鮮後,部隊加強了訓練力度和思想教育力度,在革命的大熔爐裡邱少雲進步很快,他對武器特別有悟性,部隊裝備的蘇式武器如轉盤衝鋒槍、爆破筒、莫洛托夫手雷,他一摸就會,成為了一名標兵。1952年10月,志願軍決定打響上甘嶺戰役,給敵人以沉重打擊。而要取得戰役勝利,必須炸掉敵軍增援必經的康平橋;要炸掉康平橋,又必須先拿下391高地。391高地半山腰敵軍佈下了一個加強營,不僅火力強大,還構築了堅固的地下碉堡,強攻是不可能的。指揮部決定派一支部隊秘密潛入敵軍後沿的半山腰,埋伏24小時,一旦進攻時間到,迅速搶佔391高地。曾紀有所在的一排擔起了這個重任。10月23日下午6時,我軍向敵軍陣地猛烈發射炮彈,趁敵軍慌亂之機,1排52名官兵(本為48人,上級臨時增加4名醫護及話務人員)渾身插滿蘆草匍匐前進,三小時後,部隊靜悄悄地進入預定地點,我軍炮彈也停止了。“這次行動特別重要,上級對我們的要求也十分嚴格,進入陣地後,我們只能臉埋在地上,雙手趴在地上,一動也不能動地待命。因為我們只距離敵人陣地30米左右,稍發出點聲響,弄出點動靜,就可能被發現。即使敵人發現了我們中的哪個,誰也不能有任何動靜,更不能反擊。”50多年過去了,但曾老對那場戰鬥記憶猶新。“那天,剛下完一場雪,萬物蕭瑟,大地一片寂靜。也許是太沉靜了,敵人反覺得不安,懷疑我軍搞什麼名堂,可是又不敢出來巡邏,就不時地對周圍地帶進行騷擾。先從碉堡裡打出十幾發煙霧彈和毒氣彈,我們戴上口罩,敵人沒弄著我們,反嗆著了自己,我們能清楚地聽到他們咳嗽、罵娘聲。下午2時左右,敵人又向周圍打出數百發炮彈,其中不少落在了我們的潛伏區,一些人受傷了,也有人陣亡了,但我們還是紋絲不動。”“邱少雲不是你們犧牲的第一個戰士?”記者問。“不是。”曾老接著說,“約下午4時,敵人又打出來數十發燃燒彈,其中有4發落在了我們埋伏區,頓時火熊熊燃燒起來。其中一發正落在了邱少雲身邊,火很快燒著了他身上的草。我就埋伏在他身後5米的右方,看得清清楚楚。我心提到了嗓子口,因為邱少雲是尖刀班戰士,負責戰鬥打響後剪斷敵人的鐵絲網,所以埋伏較靠前,在第3排,離敵軍鐵絲網只5米左右,他只要稍動一下,就有可能被發現,整個排也就會被發現,整個行動也就失敗。但是英勇的邱少雲同志自始至終沒有動一下,任由全身在燃燒。我看到他的手指深深地抓進土裡,想著他在承受著巨大的痛苦。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淚,心裡想:邱少雲,你是最堅強的戰士!我當時心裡說不出有多急,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心愛的戰士生命垂危,卻不能救他,可是軍令如山,我們每一個人都不能動。現在想起來,我的心仍在顫抖。戰鬥中免不了犧牲,如果是一槍過來,中彈身亡,讓人還好受點,可邱少雲是被大火活活地吞噬生命啊。火在邱少雲身上燃燒了半個多鐘頭,我眼睜睜地看著邱少雲由一個活生生的人慢慢變成一具焦體,心裡難受得像刀在剜。”“有些文章上說邱少雲身邊有一條水溝,他若滾進溝裡就能活命。是這樣嗎?”“不是這麼回事。我們在半山腰,哪來水溝,有水溝,在那寒冬也沒有水。”“有文章說,當時有些士兵為救邱少雲,向連長程子英請示打響戰鬥……”“這是不可能的,當時陣地上最高指揮官就是我。我們的任務就是埋伏待命,誰也不準亂動,話也不能說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