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10月9日發生的大事件

南京大屠殺檔案正式列入世界記憶名錄

2015年10月9日(農曆2015年8月27日),南京大屠殺檔案“申遺”成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網站截圖當地時間2015年10月9日晚,總部位於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官方網站上公佈了2015年最新入選“世界記憶名錄”的專案名單。在總共47個入選專案中,中國申報的南京大屠殺檔案榜上有名,但另一份慰安婦檔案遺憾落選。至此,在被列入“世界記憶名錄”的346份文獻和文獻集合中,來自中國的已達到10份。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方網站顯示,中國提交的南京大屠殺檔案共分三部分,分別包括1937年至1938年,日本侵略軍佔領南京期間大肆殺戮中國軍民和平民的檔案;1945年至1947年,對日本戰犯調查和審判的檔案;以及1952年至195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機構提供的檔案。而慰安婦日軍性奴隸檔案,則記錄了慰安婦的情況和痛苦遭遇。人們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參觀(9月17日攝)。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0月9日釋出的訊息,南京大屠殺檔案正式列入世界記憶名錄。人們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參觀(9月17日攝)。人們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參觀延伸閱讀:南京大屠殺檔案成功申遺之路延伸閱讀:南京大屠殺檔案成功申遺之路申遺成功!南京大屠殺檔案入列聯合國世界記憶遺產。記者獲悉,當地時間9日晚,總部位於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官方網站上公佈了2015年最新入選“世界記憶名錄”的專案名單,在共47個入選專案中,中國申報的南京大屠殺檔案榜上有名,同時申報的另一份日軍強徵慰安婦相關資料遺憾落選。世界記憶工程國際諮詢委員會第12次會議4日—6日在阿聯酋阿布扎比舉行,與會成員在3天內評審全球各國約90項關於世界記憶遺產的提名,其中包括中國申報的南京大屠殺和日軍強徵慰安婦相關資料。記者瞭解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也在阿布扎比會議現場。中國組成了以國家檔案局局長李明華為團長的中國檔案代表團參會,朱成山和上海師範大學蘇智良教授作為隨團專家和觀察員身份參會。【全球數百文獻成為人類永久記憶中國至此10項在列】世界記憶遺產又稱世界記憶工程或世界檔案遺產,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2年啟動的一個文獻保護專案,目的是對世界範圍內正在逐漸老化、損毀、消失的文獻記錄,透過國際合作與使用最佳技術手段搶救,使人類的記憶更加完整。此前,中國已有《清代大金榜》《納西東巴古籍》《本草綱目》《黃帝內經》等9個專案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簡要介紹中稱,《南京大屠殺檔案》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關於大屠殺事件(1937年至1938年);第二部分關於中華民國政府軍事法庭在戰後調查和審判戰犯的檔案(1945年至1947年);第三部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機構的檔案(1952年至1956年)。《“慰安婦”——日軍性奴隸檔案》主要包括1931年至1949年關於“慰安婦”的檔案,記錄了“慰安婦”的情況和痛苦遭遇。記者瞭解到,世界記憶工程又稱世界記憶遺產或世界檔案遺產,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2年啟動的一個文獻保護專案。其目的是對世界範圍內正在逐漸老化、損毀、消失的文獻記錄,透過國際合作與使用最佳技術手段進行搶救,從而使人類的記憶更加完整。迄今,全球已有數百份文獻入選名錄,成為永久的人類記憶。【申遺之路】“申遺”之路凝聚了中央、省、市多個部門和眾多學者的心血。2010年3月,《南京大屠殺史檔案》申報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的“世界記憶遺產工程名錄”專案正式啟動,由國家檔案局牽頭,最初以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南京市檔案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所藏檔案為主體,其後又增加了中央檔案館、遼寧省檔案館、吉林省檔案館、上海市檔案館所藏檔案。2014年3月,中國國家檔案局以世界記憶工程中國國家委員會的名義,正式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遺產秘書處遞交了《南京大屠殺檔案》和《“慰安婦”——日軍性奴隸檔案》提名錶,相關檔案名錄共11組。記者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網上看到,中國申報的兩個專案分別為《南京大屠殺檔案》和《“慰安婦”——日軍性奴隸檔案》,申報時間都為201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並不參與“世界記憶”計劃的評選過程,只是作為中間機構,協調申報者和評審委員會的工作。獨立的專家將會透過一系列的評判標準,決定申報內容的真實性、重要性和獨特性。據瞭解,評選過程中不需要投票。接到一項申報之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先會將申報內容傳送給註冊委員會和技術委員會,讓委員們進行評估。評估結果將再轉給擁有14個成員的國際顧問委員會。該委員會將形成最終的推薦意見,並由委員會主席將其提交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檔案歷史線索清晰形成完整證據鏈】朱成山曾在2014年6月表示,這批檔案歷史線索清晰、記錄真實可信,檔案資料互補互證,構成了完整的證據鏈。朱成山說,在《南京大屠殺檔案》中,包括身處國際安全區的金陵女子文理學院舍監程瑞芳日記;美國牧師約翰?馬吉16毫米攝影機及其膠片母片;南京市民羅瑾冒死儲存下來16張侵華日軍自拍的屠殺平民及調戲、強姦婦女的照片;中國人吳旋向南京臨時參議會呈送的日軍暴行照片;南京軍事法庭審判日本戰犯谷壽夫判決書的正本;美國人貝德士在南京軍事法庭上的證詞;南京大屠殺倖存者陸李秀英證詞;南京市臨時參議會南京大屠殺案敵人罪行調查委員會調查表;南京軍事法庭調查罪證;南京大屠殺案市民呈文;外國人日記:“佔領南京——目擊人記述”。記者瞭解到,1982年,日本文部省審查批准的歷史教科書裡,公然把“侵略中國”改為“進入中國”,強烈傷害中國人民感情。應當建館立碑編史,人們的呼籲得到了南京市委、市政府的響應。建築設計師齊康院士為建館嘔心瀝血,並免收設計費。1985年8月,在江東門集體屠殺和“萬人坑”叢葬地遺址上建造的紀念館建成,成為中國抗日戰爭紀念館系列中最先開放的紀念館。截至目前,紀念館共徵集了169714件文物史料,成為研究南京大屠殺史的重要物證和書證。朱成山館長說:“歷史是一種記憶。人們記取歷史的目的,是為了現在和將來不重犯歷史的錯誤,人類能夠長期和平生存和發展。”【日本官方一再阻撓】針對中國將南京大屠殺、“慰安婦”相關文獻資料申請“世界記憶遺產”的正常舉動,日本官方卻一直持反對態度。早在2014年6月,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居然宣稱,要向中方提出抗議,並要求中方撤回申遺。今年10月2日,菅義偉又在記者會上宣稱:“在日中兩國努力改善關係的時期,中國想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進行政治利用,令人極為遺憾。”共同社10月4日援引日本官員的話報道,日方質疑中國有關南京大屠殺和“慰安婦”檔案的真實性,要求中國撤回申報,但遭到拒絕。事實上,南京大屠殺和“慰安婦”的慘痛記憶和深刻教訓,不只是中國人民的歷史記憶,也是屬於世界的歷史記憶,中國相關申遺舉動完全合情合理。2014年6月10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就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將有關南京大屠殺和日軍強徵慰安婦的一些珍貴歷史檔案進行申報,目的是牢記歷史,珍惜和平,捍衛人類尊嚴。此外,除中國外,韓國也在考慮將關於“慰安婦”和日本二戰期間強徵朝鮮半島勞工的檔案申報世界記憶遺產。值得注意的是,在反對中國正常申遺舉動的同時,日本近年來在申遺過程中卻屢次夾帶私貨,暗藏粉飾和篡改侵略歷史的企圖。比如,日本曾把反映二戰期間日軍自殺攻擊記錄的“特攻遺書”作為申遺候選物件。再如,日本“明治工業革命遺址”今年7月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其中一些遺址在二戰期間存在強徵勞工的歷史,但日本申報過程中卻有意淡化和迴避,遭到韓國和中國方面的強烈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