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10月6日發生的大事件

“國際廢核”獲諾獎

2017年10月6日(農曆2017年8月17日),“國際廢除核武器運動”獲得2017年諾貝爾和平獎。“國際廢除核武器運動”獲得2017年諾貝爾和平獎瑞典時間6日11時(北京時間6日17時),2017年諾貝爾和平獎在挪威首都奧斯陸揭曉,反核武組織“國際廢除核武器運動”(ICAN)榮獲該獎項。在核危機日漸嚴峻,伊朗核協議面臨被廢的情況下,和平獎委員會充分肯定了ICAN在簽署禁止使用核武器條約上所作出的不懈努力,並讚揚它引起各國關注使用核武器帶來的災難性人道危機。和平獎委員會發表宣告稱,世界目前處於前所未有的核武陰霾下,部分國家正不斷發展核武,為世界帶來真正的威脅。委員會強調,未來要達成無核武世界的夢想,必須要核武國家參與進來,希望能透過協商,逐漸消除世界1.5萬核武。據悉,“國際廢除核武器運動”(ICAN)2007年正式成立。它由許多非政府草根組織組成,在101個國家有468個分支組織,總部在瑞士日內瓦,並且在該地協調和管理各地的活動,旨在激發公眾及政府支援、核查和制定一些禁止和消除核武器的條約,倡議廢除核子武器,也是今年7月由聯合國122個國家所簽署的《禁止核武器條約》(TreatyontheProhibitionofNuclearWeapons)的重要倡導者。ICAN每年約獲得100萬美元的贊助資金,主要來自私人、歐盟和其他國家如挪威、瑞士、德國和梵蒂岡等地捐款。2007年ICAN成立ICAN成員據悉,支援該組織的名人非常多,包含曾獲諾貝爾和平獎的南非圖圖大主教、約翰藍儂遺孀小野洋子、名演員麥克道格拉斯等。2012年還曾得到前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的嘉獎,感謝他們為無核武世界做出的貢獻。諾貝爾和平獎創立於1901年,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諾貝爾和平獎是由瑞典發明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所創立的五個諾貝爾獎中的一個。瑞典人諾貝爾在1895年11月27日寫下遺囑,捐獻全部財產3122萬餘瑞典克朗設立基金,每年把利息作為獎金,授予“一年來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根據他的遺囑,瑞典政府於同年建立“諾貝爾基金會”,負責把基金的年利息按五等分授予,和平獎就是其中之一。根據諾貝爾的遺囑,諾貝爾和平獎不與其他四個獎項一起在瑞典頒發,而是在挪威首都奧斯陸。和平獎的評獎委員會是由5人組成的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其成員由挪威議會任命。根據諾貝爾的遺囑,和平獎應該獎給“為促進民族團結友好、取消或裁減常備軍隊以及為和平會議的組織和宣傳盡到最大努力或做出最大貢獻的人”。但近年來,評選委員會逐漸拓寬了和平獎所涵蓋的範圍。不過該獎項也可以授予符合獲獎條件的機構與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