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45年的德國重新統一
在30年前的今天,1990年10月3日(農曆1990年8月15日),分裂45年的德國重新統一。10月3日0時,分裂長達45年之久的德國重新統一1990年10月3日零時,對於8000萬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人民來說,是一個非同尋常的時刻,在柏林帝國議會大廈前,伴隨著聯邦德國的國歌聲,特製的旗杆上徐徐升起了黑紅黃三色的聯邦德國國旗。這一儀式向全世界宣告,分裂長達45年之久的德國重新統一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分裂為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兩個國家。1955年又分別加入華沙條約組織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兩德長期相互對峙。1989年底,民主德國政局發生激烈變化。1990年3月,基督教民主聯盟主席德梅齊埃上臺組閣,兩德政府正式談判統一問題。5月18日,簽署了關於建立兩德貨幣、經濟和社會聯盟的國家條約。規定從7月1日起,兩德都使用西德馬克,國家的經濟基礎是社會市場經濟,實行西德的勞動法規。8月31日,又簽署了關於兩德實行政治統一的第二個國家條約。規定民族恢復1952年7月行政區劃改革前的5個州建制,東西柏林合併成一個州,於10月3日按西德《基本法》集體加入聯邦德國。9月12日,兩德外長又與美蘇英法外長簽署最後解決德國問題的條約,使德國的統一得到前戰勝國的同意。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國正式加入聯邦德國,兩德實現統一。12月2日,全德舉行議會選舉。基督教民主聯盟獲勝,科爾任統一後德國的第一任總理。1990年10月2日,原民主德國的國旗徐徐降下,分裂45年之久的兩個德國即將統一背景資料:德國分裂與統一大事簡記進入70年代,東、西德雙方敵視、對峙態度有所緩和。1972年5月26日,東、西德政府在柏林簽署第一個國家間條約,即關於運輸和交通的總協定。1972年12月21日,西德和民德簽署《兩國關係基礎條約》,確定東、西德在平等的基礎上建立相互之間的正常的睦鄰關係,“互設常駐代表機構”等。1973年9月18日,東、西德同時加入聯合國。進入80年代,隨著世界及歐洲局勢的發展變化,兩個德國的關係也發生了演變。1984年2月,西德總理科爾和民德德國統一社會黨總書記昂納克在莫斯科會晤並發表宣告,強調兩個德國的和平共處對歐洲發展起著有利作用。1985年3月,科爾和昂納克在莫斯科再次會晤,稱雙方願在1972年兩德簽訂的《兩國關係基礎條約》基礎上發展雙邊關係,決不允許從德意志土地上再次爆發戰爭。1987年9月,昂納克首次訪問西德。1988年9月14日,東、西德再次達成包括過境、擴建高速公路等協議,進一步發展相互交通往來。1989年3月30日,民德宣佈從4月1日起放寬民德人去西德旅遊的條件。1989年8月起,大量民德公民湧入西德。1989年10月18日,昂納克總書記宣佈辭職,克倫茨接任總書記職務。11月9日,民德宣佈開放柏林牆和兩國邊界。1989年11月28日,科爾提出實行德國統一的“十點計劃”。1989年12月19日至20日,科爾總理訪問民德,兩德領導人商定雙方之間將建立以經濟合作為中心內容的條約共同體。1990年2月1日,民德部長會議主席莫德羅提出了統一德國的“四步方案”。1990年2月7日,西德政府向民德建議立即開始有關貨幣聯盟及經濟改革的談判。13日,莫德羅和科爾在波恩舉行會談,雙方表示要在歐洲範圍內實現德國統一的目標,兩國還就建立貨幣聯盟專家委員會達成協議。1990年2月13日,美、蘇、英、法4國和兩德外長在渥太華商定,舉行“二加四”外長會議,討論解決有關統一的“外部問題”。1990年2月18日,民德大選揭曉,德國聯盟獲勝並組閣。基督教民主聯盟主席德梅齊埃出任總理。1990年5月18日,兩個德國簽署了關於建立貨幣、經濟和社會聯盟的國家條約。7月1日,該條約正式生效,西德馬克取代民德馬克,民德在貨幣、經濟和社會領域全面引入西德的現行法律制度。1990年8月2日,兩德政府草簽了選舉條約,決定於12月2日舉行全德大選。1990年8月23日,民德人民議院特別會議透過1990年10月3日加入聯邦德國的提案。1990年8月31日,兩德政府簽署關於實現政治統一的“統一條約”。1990年9月12日,蘇、美、英、法4國和兩德外長在莫斯科舉行第四輪“二加四”會談並簽署《最終解決德國問題的條約》。條約對統一後德國的邊界、軍事政治地位、結束4大國對德權利和責任、統一的德國享有完全的主權等作出一系列規定。1990年9月21日,兩德議會批准兩德統一條約。1990年10月1日,英國、法國、美國、蘇聯和兩德外長們在紐約簽署一項宣言,宣佈停止英、法、美、蘇4國在柏林和德國行使權力。1990年10月3日,兩個德國實現統一。附:我國對德國的關係1955年4月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毛澤東發表命令,命令中說:“由於希特勒德國發動破壞世界和平的法西斯侵略戰爭和支援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戰爭,中國於1941年12月9日宣佈同德國處於戰爭狀態。”命令宣佈,“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同德國之間的戰爭狀態從此結束,兩國之間的和平關係應當建立起來。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同德國之間的戰爭狀態的結束並不改變德國的國際義務。同時並不影響中華人民共和國根據有關德國的國際協定而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就德國統一問題,我國政府和人民一向同情和理解德意志人民要求實現國家統一的願望。1990年10月3日,吳學謙副總理在會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駐中國大使韓培德時說:“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一貫理解、同情和支援德意志人民要求實現統一的願望。我們尊重德國人民的選擇,歡迎德國最終實現和平統一”;中國政府和人民希望德國統一將有利於歐洲和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中國過去同兩個德意志國家有著良好的關係,今後願意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統一的德國加強和發展中德間業已存在的友好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