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9月30日發生的大事件

莫斯科保衛戰開始

在79年前的今天,1941年9月30日(農曆1941年8月10日),莫斯科保衛戰開始。蘇聯的秋天,道路泥濘,給德軍摩托化部隊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德軍在“閃電戰”計劃破產後,被迫縮短戰線,妄圖集中力量,迅速攻佔莫斯科。莫斯科是蘇聯首都,全國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中心,也是鐵路交通樞紐,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希特勒認為,一旦攻佔莫斯科,就能擊敗蘇軍主力,達到結束對蘇戰爭的目的。9月30日,德軍對莫斯科發動了代號“颱風”的大規模攻勢,妄圖在十天之內攻佔它。德軍投入的兵力有七十四個半師,一百八十萬人,一千七百輛坦克,一千三百九十架飛機,一萬四千多門大炮和迫擊炮。德軍集中了最精銳的部隊。蘇軍方面總共有九十五個師,一百二十五萬人,九百九十輛坦克,六百七十七架飛機,七千六百門大炮和迫擊炮。希特勒揚言要在莫斯科紅場上檢閱他的法西斯軍隊。10月2日,德軍從中部突破了蘇軍防線,到10中旬的兩週之內,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完成了三個大包圍圈,兩個在布良斯克附近,另一個在維亞茲馬以西。在這三個包圍圈作戰中,德軍共俘虜六十六萬三千俄國人。面對這危急關頭,蘇軍迅速在莫斯科以西約八十公里的莫日艾斯克組織了防線,阻止德軍推進。10月10日,斯大林任命朱可夫大將為西方和預備隊方面軍司令員。朱可夫迅速重建了四個集團軍,以防守莫日艾斯克。10月中旬,在北、西、南通往莫斯科的所有重要地段上都展開了激烈的戰鬥。10月15日,蘇聯政府的部分機構和外國使節遷往古比雪夫。斯大林留在莫斯科,親自指揮保衛成,10月19日,國防委員會宣佈莫斯科戒嚴,號召首都人民誓死保衛莫斯科。三天之內,全市組織了二十五個工人營,十二萬人的民兵師,一百六十九個巷戰小組。有四十五萬人參加修築防禦工事,其中四分之三是婦女。在首都和全國軍民支援下,前線軍民英勇抗敵,浴血奮戰。到10月底,德軍被阻止在加里寧--土耳基諾沃--沃洛克拉姆斯克--多羅霍沃--納羅--佛敏斯克--謝爾普霍夫--阿列克辛以西一線。希特勒妄圖在10月佔領莫斯科的計劃破產了。1941年11月7日,蘇軍在英勇保衛莫斯科的同時,紅場依然進行著閱兵式。斯大林向全國軍民發表振奮人心的演說:“我們的事業是正義的,勝利一定屬於我們!”11月15日,德軍向莫斯科發動第二次瘋狂進攻。11月23日,德軍佔領克林,27日,又佔領了離莫斯科僅有二十四公里的伊斯特臘。莫斯科處於德軍大炮射程之內,德軍用望遠鏡幾乎可以看到克里姆林宮的頂尖,在這千鈞一髮之際,莫斯科軍民誓死保衛首都,蘇軍第316步兵師(後改名為潘菲洛夫第8近衛師),表現了蘇軍大無畏的革命英雄氣概,在阻擊德軍坦克通向莫斯科的杜波塞科沃要道上,持續戰鬥四個小時,擊毀敵人十八輛坦克,為保衛莫斯科,英雄們全部壯烈犧牲。從11月16日到12月5日,德軍損失官兵十五萬五千,坦克七百七十七輛,而莫斯科巋然不動。12月初,莫斯科的氣溫已下降到零下二十至三十度,德軍沒有棉衣,飛機和坦克的馬達無法發動,坦克上的光學窺鏡失去作用。而蘇軍,他們習慣寒帶生活,而且穿上了棉衣、皮靴和護耳冬帽,僅英、美根據莫斯科議定書就給蘇聯運送了一百五十萬雙軍靴,一萬零五百噸制靴皮革。隨後又運去七百萬雙軍靴。12月6日,蘇軍從莫斯科南面和北面展開大反攻。1942年初,蘇軍擊潰了進攻莫斯科的德軍,斃傷十六萬八千人,把德軍趕離莫斯科一百到二百五十公里,取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在1941年德蘇戰場的整個冬季戰役中,德軍被擊潰五十個師,陸軍傷亡八十三萬多人。德軍在莫斯科戰役中的失敗,標誌著希特勒閃電戰的徹底破產。這是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第一次大失敗。蘇軍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蘇聯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信心。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軍最著名的將領格奧爾吉·朱可夫德軍增援部隊開往前線蘇軍增援部隊駛向莫斯科莫斯科外圍,德軍步兵每師減員達三分之一1941年9月30日,莫斯科保衛戰圖片集(一)1941年11月7日,在紅場舉行傳統的閱兵式參加完閱兵式,蘇軍戰士立即開往前線在蘇共的號召下,保家衛國。在寒冷的天氣裡,婦女們拿起鐵鍬,在莫斯科外圍構築了長達100英里的壕溝。由別洛夫將軍指揮的近衛騎兵第1軍深入敵後,在半年的時間裡,創造出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蹟,殺敵無數,最後成功地殺出重圍。莫斯科保衛戰圖片集(二)12月6日清晨,莫斯科大反攻開始紅軍炮兵向侵略者發射了難以計數的炮彈。最令德寇膽顫心寒的就是這種被紅軍官兵親切地稱作“卡秋莎”的火箭炮。該炮射程為4英里,發射時伴有震耳欲聾的呼嘯,殺傷力極大。在大反攻的程序中,蘇聯新研製的T-34型坦克發揮了重要作用。古德里安的坦克集團軍在較量中被打得七零八落,向西狼狽逃去。12月5日和6日,蘇軍在莫斯科外圍發動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反攻。在莫斯科城下,德軍寫下了失敗的第一章。“西伯利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