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9月29日發生的大事件

生理學家和血液學專家易見龍出生

在116年前的今天,1904年9月29日(農曆1904年8月20日),中國輸血救傷事業的奠基人、現代血庫的創始人易見龍誕生。易見龍,按排行原名甲球,1904年9月29日(農曆甲辰年八月二十日)出生於湖南省湘陰縣農村(今屬汨羅縣)。他出生的日期正值中秋節後不久。按他家鄉的民俗人們在歡度中秋期間要舞龍。他母親在生他之前見到屋前有人在舞龍,就給他起了“見龍”一名。後來他很喜歡這個名字,上學以後一直用“見龍”為名。1918~1922年在長沙雅禮中學讀書時期接觸到介紹科學家事蹟的外國讀物,感受很深,在心靈深處埋下了要學先賢、學科學、為人類造福的思想。升大學之際,其妹患腦膜炎不治身亡,乃立志學醫。1923年考入長沙湘雅醫學院預科,1925年進入本科。時值軍閥混戰年代,1926年湘雅醫學院被迫停辦,乃轉學至武昌中山大學醫學院。因大革命形勢迅猛發展,於1927年毅然投筆從戎,參加北伐。在武漢北伐軍總政治部宣傳科編輯股任中尉宣傳員。“四·一二”政變後,武漢國民政府追隨蔣介石反共,易見龍遂離隊返湘,後又到廣州投考東山陸軍醫院藥局任司藥。於1928年再度入學國立上海醫學院。1933畢業時,以五年學業均為全班第一的優異成績獲金質獎章。畢業後即隨蔡翹去上海雷士德醫學研究所(HenryLesterInstitute)任研究人員,研究肝臟在維持血糖濃度中的作用等,發表論文5篇。他不能忍受該所生理科學組的英籍領導人B.E.Reid對中國研究人員的歧視、排擠,1935年憤然離職,跟蔡翹到當時剛成立不久,裝置、條件、待遇都差得多的南京中央大學醫學院任生理科講師。他曾與蔡翹合作在ChineseJournalofPhysiology(《中國生理學雜誌》英文版)上發表多篇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