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9月29日發生的大事件

龍羊峽水電站首臺機組併網發電

在33年前的今天,1987年9月29日(農曆1987年8月7日),龍羊峽水電站首臺機組併網發電。1987年9月29日,舉世矚目的黃河上游“龍頭”工程——龍羊峽水電站第一臺發電機組於23時10分順利透過72小時試執行,併網發電。龍羊峽水電站位於黃河上游青海省共和縣與貴南縣交界的龍羊峽進口處,是黃河上游已規劃開發的15個梯級電站的第一個。它對於控制黃河上游的水流、調節下游的水量,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控制著流域面積達13.1萬平方公里,年徑流量205億立方米,直接控制著黃河上游近65%的水量和主要洪水來源。這個工程是1976年2月開工的,上萬水電建設者闢山截水,經過多年的艱苦奮戰,現在一座高達174米的拱型大壩已在山谷巍然聳立,綠波浩淼的人工湖已蓄水61億立方米(庫容247億立方米),能容納4個32萬千瓦的大型發電機組的主廠房基本竣工,複雜的洩水系統已經形成。步入巨大的主廠房,新近安裝的第一臺32萬千瓦的發電機組,正在發出歡快的轟鳴。第二臺機組正在加緊安裝,預計年底竣工。這裡一共要安裝四臺機組,總裝機容量為128萬千瓦。至明年底,4臺發電機組將全部安裝完畢。龍羊峽水電站是具有多年調節效能和綜合效益的大型樞紐工程。它以發電為主,兼有防洪、灌溉、供水和防凌作用。據介紹,這個水電站年發電量60.3億度,還可與劉家峽電站進行補償調節,使下游梯級電站每年增加發電量6.4億度,將為開發青海盛建設大西北,提供較多的能源。龍羊峽工程的建成,將從根本上控制黃河上游的洪水,基本解除洪水的威脅和凌汛災害,淨增保灌面積1490多萬畝,增加城市工業用水4.7億立方米。